一個不容忽視的哲學誤區(qū)——也談意識形態(tài)不等同于觀念上層建筑
本文選題:唯物史觀的社會兩個序列 + 意識形態(tài)論; 參考:《學習與探索》2009年04期
【摘要】:長期以來,人們總是把意識形態(tài)等同于觀念上層建筑,這種"等同論"實際上是一個哲學誤區(qū),而"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的哲學根基正在于此。把握好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社會兩個序列的要義,是破解"等同論"之誤的關鍵。"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的首倡者只要循著社會兩個序列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以"審美社會意識形式"來界說文學的本質(zhì),定會以其深邃的文學素養(yǎng)和豐厚的理論資源發(fā)揮更加出色、耀眼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建設的領軍作用。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people always regard ideology as the superstructure of ideas, which is actually a philosophical misunderstanding, and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aesthetic ideology" lies in it.A good grasp of the two social sequences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the key to solving the mistake of "equivalence theory". "The first proponent of the aesthetic ideology theory, as long as following the two social sequences to mak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s, "the form of aesthetic social consciousness" to define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will surely with its profound literary literacy and rich theoretical resources to play a more outstanding,The dazzling leading role of Marxist literature and art construction in China.
【作者單位】: 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分類號】:I0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譚好哲;;關于文藝、審美與意識形態(tài)關系問題的思考[J];社會科學輯刊;2007年05期
2 董學文;;文學本質(zhì)界說:曲折的跋涉歷程——以自我理論反思為線索[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李志宏;;意識形態(tài)不等同于觀念上層建筑——“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哲學根基分析[J];學術月刊;2006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童慶炳;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作為文藝學的第一原理[J];學術研究;2000年01期
2 童慶炳;;新時期文學審美特征論及其意義[J];文學評論;2006年01期
3 毛星;;意識形態(tài)[J];文學評論;1986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力之;體系框架中的意識形態(tài)論[J];文藝理論與批評;1991年06期
2 鄭惠生;學術上的否定豈能違反邏輯與基本常識———對單小曦先生《“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質(zhì)疑》的學術批評[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3 陸一帆;文藝意識形態(tài)論[J];文藝研究;1992年02期
4 劉及辰;戶坂潤在哲學戰(zhàn)線上奮斗的記錄——《日本意識形態(tài)論》[J];哲學研究;1985年09期
5 程勇;論文藝研究的意識形態(tài)論維度[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6 李思孝;;文藝和意識形態(tài)——兼評幾種觀點[J];文學評論;1991年05期
7 宋曉杰,王紀波;意識形態(tài)論客體向度中的主客架構——對意識形態(tài)理論發(fā)展的考量[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8 黃力之;“意識形態(tài)論”和“不平衡關系”沒有同一性嗎?——對《友好探討》一文的回答[J];文藝理論與批評;1993年01期
9 陸梅林;切磋琢磨,深入開掘——藝術意識形態(tài)論外一篇[J];文藝研究;1991年03期
10 左言娜;李文梅;;隱形的手:論意識形態(tài)對翻譯的影響[J];棗莊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記者 常璐 侯麗軍;外交部解密1961年至1965年檔案[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2 梁勝明;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文藝研究[N];咸陽日報;2009年
3 陳岸瑛;在馬克思與?轮g[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4 李世琦;三個猶太天才[N];深圳商報;2003年
5 裴遠穎 作者系外交筆會常務理事、前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大國外交 小平特色[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6 丁國旗;回顧過去 建構未來[N];文藝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劉波 整理;激辯新醫(yī)改[N];經(jīng)濟觀察報;2009年
8 梁勝明;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文藝研究[N];人民日報;2009年
,本文編號:17546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75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