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藝術理論論文 >

論中外文學關系研究的主體立場及其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8-03-01 19:46

  本文關鍵詞: 中外文學關系研究 交流與關系 主體立場 方法論 出處:《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中外文學關系研究既是中外文學的交叉領域,又是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發(fā)展中成果最豐、最具中國特色的研究領域之一,在理論與方法上的探討也最多。本文意在總結已有研究成果與理論探索的基礎上,采取邏輯與歷史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提出并論證研究者在比較文學的文學關系研究中應該并如何直面自身的主體文化立場,并將其納入研究的問題意識之中;進而在"交流"與"關系"的概念區(qū)分中,對中外文學關系研究的性質給予理論界定,并就其研究類型,研究方法的分層、特點及其限度進行論證。
[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is not only a cross field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but also one of the most fruitful and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fiel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logic with histor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d demonstrates how and how the researcher should face his own main cultural stand in the study of the literary relationship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bring it into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of the study, and then distinguish the concepts of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gives a theoretical defini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study of literary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demonstrates the types of study, the stratif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limits.
【作者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研究院;
【基金】:上海市社科規(guī)劃項目“弱勢民族文學在現(xiàn)代中國的接受與影響研究:以東歐文學為中心”(項目編號:2010BWY008)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0-0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隆溪;;錢鍾書談比較文學與“文學比較”[J];讀書;1981年10期

2 宋炳輝;;作為文學關系研究范疇的“世界性因素”[J];中國比較文學;2012年02期

3 臧勇;;羅素論關系的含義[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慶年;青年錢鐘書與西方哲學[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2 陳文忠;;比較詩學的三種境界——中國比較詩學的學術進程與研究方法[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方政,楊正群,劉英;休謨因果聯(lián)系的人性論基礎[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關巍;;休謨對理性主義道德論的反駁和情感主義道德論的建立[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5 楊乃喬;比較視域與比較文學本體論的承諾[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6 王春業(yè);;憲法及其生成的經濟分析——憲法產生的非文化解讀[J];北方論叢;2011年04期

7 劉象愚;比較文學方法論探討[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6年04期

8 譚馨雅;熊斌;;從地震預測看歸納邏輯的發(fā)展[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趙楠楠;;歸納之謎的轉化——從休謨到古德曼[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10 邵小快;;文化產品偏好的內生化研究[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桑本謙;;傳統(tǒng)刑法學理論的尷尬(Ⅰ)——面對許霆案[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杜疆;;試論歸納問題及波普爾的解決方案[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3 閆引堂;;曼海姆教育社會學思想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鐘志華;;數(shù)學理解——確定性與模糊性的辨證統(tǒng)一[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陳曉平;;關于歸納法的合理性問題——康德對休謨問題的解決及其改進[A];全國“經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翟玉章;楊玲;;現(xiàn)代邏輯和哲學的進步[A];第八屆全國分析哲學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2年

7 俞吾金;;從思想世界降到現(xiàn)實世界——馬克思對黑格爾及青年黑格爾主義者的批判[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10)[C];2012年

8 代迅;;百年回眸:世界文論格局中的中國文論抉擇[A];東方叢刊(2000年第3輯 總第三十三輯)[C];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2 金道銘;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張偉強;法律制度的信息費用問題[D];山東大學;2010年

4 張愛珍;模糊語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華金余;從趙樹理到趙本山[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建忠;唯物史觀視域中曼海姆知識社會學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陸胤;近代學術的體制內進路[D];北京大學;2011年

8 韓龍浩;19世紀《燕行錄》中的中國形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楊會敏;朝鮮朝前半期漢詩風演變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王漪;經驗中的先驗[D];浙江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正東;中國摔跤文化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姜義穎;休謨的技術觀剖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尹來也;論歸納法與演繹法的辯證統(tǒng)一[D];南昌大學;2010年

4 鄭昊;歸納邏輯或然性問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5 陳夏臨;“愛美家”的“中國夢”[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段慶剛;拉卡托斯的硬核理論[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趙振魯;詮釋學視域下柯林武德的問答邏輯[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趙苗苗;論伽達默爾的問答邏輯[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赫;休謨的情感主義倫理學探析[D];吉林大學;2011年

10 甄龍;康德的“第二類比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思和;《馬橋詞典》:中國當代文學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J];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02期

2 陳思和;隨便談談[J];中國比較文學;1998年01期

3 陳思和;;我對20世紀中國文學的世界性因素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比較文學;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明德;學習毛澤東文藝思想繼承中外文學遺產[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4期

2 傅德林;《中外文學跨文化比較》簡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3 ;新書架[J];中國比較文學;2005年02期

4 ;讀者·作者·譯者·編者[J];外國文學;1992年05期

5 劉孝嚴 ,張立國;文學研究的新觀念——《中外文學年表》前言[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4年04期

6 徐揚尚;隋唐文獻中散見的中外文學比較因子[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7 向天淵;跨文化視野下的新創(chuàng)獲——評《中外文學跨文化比較》[J];外國文學研究;2000年04期

8 宋炳輝;二十世紀中外文學關系研究與比較文學學術空間的拓展[J];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02期

9 李鐘淮;展卷悅目心可喜 風采容貌照后人──大型辭書《中外文學藝術名人肖像》述評[J];美術之友;1996年01期

10 楊東甫;從佛經故事看中外文學的“同源現(xiàn)象”[J];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守仁;;序[A];終結與起點——新世紀外國文學研究[C];2002年

2 從叢;;再論哈姆萊特并非人文主義者[A];終結與起點——新世紀外國文學研究[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蒙 郜元寶;漫談中外文學的交往[N];解放日報;2003年

2 陳愛和;誰來給圖書分級[N];中國審計報;2003年

3 劉歡+盧璐;懷舊與生活的兩種風格[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4 王泉根;文學教授的資質[N];中華讀書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尹曉華;曹順慶:在比較中開拓[N];四川日報;2001年

6 周大新;自由的閱讀[N];中國審計報;2003年

7 ;名著縮寫是非談[N];中華讀書報;2003年

8 郭林祥;醫(yī)說紅樓[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9 ;聯(lián)想未來先鋒[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10 寒青;濃縮的畫 凝固的詩[N];中華讀書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俊芳;馬原小說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李慧;論臺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發(fā)展軌跡[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孫源;論葉君健的多語創(chuàng)作[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4 周娜;中外文學“邊緣人”形象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5 顧慶;在沖突中演變、在融合中超越——論“五四”文學觀念的整合[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6 秦海霞;中學文學教育的反思與創(chuàng)新[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楊會;中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中比較文學理論的運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麗;論認識論與體驗論相融合的文學批評理論體系[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9 陳洪兵;厄勒克特拉原型與中外敘事文學[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10 杜慧敏;論明清伊索寓言漢譯本的”訛“現(xiàn)象[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

本文編號:155334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55334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196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