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音樂的審美認知與接受——大學生視野中的“電影音樂”受眾調(diào)查分析報告
本文關鍵詞:電影音樂的審美認知與接受——大學生視野中的“電影音樂”受眾調(diào)查分析報告
【摘要】:現(xiàn)代社會的大眾傳媒一方面約束著受眾的接受方式,另一方面大眾又以自己的方式凸顯自我生活的認知、判斷、審美、合作和抵抗。電影音樂作為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聲畫結合的特殊表現(xiàn)形式,越來越多地受到電影觀眾的青睞,因為電影音樂已經(jīng)打破傳統(tǒng)意義上的音樂欣賞過程和欣賞方式中的局限,不僅讓受眾可以"看到了"聲音,同時還可以"聽到了"畫面,正是由于二者相結合,因此帶給受眾身心愉悅的同時,還產(chǎn)生了一定的、直觀的、具體的事物信息,這樣就很好地與受眾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
【作者單位】: 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關鍵詞】: 電影音樂 受眾 大眾傳媒 大學生
【基金】:2011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課題項目
【分類號】:J617.6
【正文快照】: 眾所周知,電影是一門視聽綜合的藝術。由于電影藝術的構成元素十分廣泛和豐富,因此也就為電影的敘事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敘事渠道,作為“本職工作”的不同元素都從各個“立場”幫襯著為電影去服務,音樂作為電影藝術的構成元素之一,當然也不例外。電影音樂①是電影綜合┃王欣:電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余紀;數(shù)字化生存中的電影美學[J];文藝研究;2001年01期
2 王樂文;論電影聲音與電影聲音文化[J];影視技術;2004年08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祥榮;兒童語言中的“上”、“下”類方位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 巫峻;;大學英語教學中認知策略的運用[J];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趙東升;;學習遷移理論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4 劉子杰;;記憶策略教學促進兒童認知發(fā)展[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5 蒙小英;羅奇;楊涵;;建筑設計基礎課的鏈式教學方法與策略[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6 曹榮譽;問題解決策略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7 陳小野;科學思維[J];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8 胡忠青;網(wǎng)絡媒體“把關人”存在形式與作用的轉化[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5年05期
9 錢雙雙;;大學英語閱讀中的圖式建構形成和元認知強化[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01期
10 彭博;周伯華;;制播分離:電視產(chǎn)業(yè)的必然發(fā)展進程[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志宏;;60年來美學基本原理的研究與科學化闡釋——認知美學概述[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韓水仙;;雷蒙德·威廉斯的傳播思想概述[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下冊)[C];2002年
3 呂尚彬;;后現(xiàn)代廣告:人本觀廣告的新形態(tài)[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4 曹書樂;;新聞集團進入中國媒介市場行為研究[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5 羅寶珍;;淺析叛逆期青少年對電視的逆反心理[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6 文衛(wèi)華;王圓;;從美劇的流行看中國觀眾對外來節(jié)目的接收——美劇的中國觀眾調(diào)查[A];中國傳媒大學第二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李翔;;電視體驗化傳播——從節(jié)目形態(tài)到社會文化表征的研究[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李建榮;錢成宏;;體育教學中“攻擊性行為”的判斷與預防[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體育專輯)[C];2006年
9 程勇民;;運動知識的心理表征研究——以羽毛球項目為例[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杜凱;;感知、審美、設計的啟蒙——我校建筑學專業(yè)美術教學方法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12卷)[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玲;我國競技體育女性參與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楊先明;0-5歲漢語兒童語言發(fā)展的認知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3 徐萍;從晚清至民初:媒介環(huán)境中的文學變革[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強;全媒體時代中國電影批評的“元批評”[D];山東大學;2011年
5 張瑞星;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方法探索[D];鄭州大學;2011年
6 梁慶婷;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7 朱元;漢英視覺詞匯認知語義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8 陳煒;俗世之鏡—臺灣綜藝節(jié)目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9 杜曉紅;電視文化中的“快感”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10 張利;時代良知的影像表達[D];蘇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實;隱秘的參與[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寧微;元認知和學習動機對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解決的干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靜;提高電視節(jié)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陳琦;大眾文化敘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陸國娟;中小學生負擔結構優(yōu)化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丁儀;初中語文沉浸式閱讀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史敏;基于元認知的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周惠平;高中英語元認知訓練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陳盈新;中高級泰國學生漢語能愿動詞習得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10 邵秀娟;符號塑造:進城農(nóng)民工子女學習困難問題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包力維;;以電影為例,淺析大眾傳媒對受眾的影響[J];文學界(理論版);2010年08期
2 顧亞奇;電視“秀”:是博弈,是媚俗?[J];中國電視;2005年11期
3 韋菁;;民族音樂在電影中的傳播[J];電影文學;2009年02期
4 張俊霞;;王家衛(wèi)電影音樂的使用方式與特征[J];電影文學;2010年15期
5 葉靄云;;大眾傳媒中的同聲傳譯質(zhì)量評估[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6 付龍;;淺議電影音樂的接受美學[J];電影文學;2010年06期
7 唐潔t,
本文編號:7374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737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