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音樂技術論文 >

論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新思想、新技法(1915-1927)

發(fā)布時間:2017-08-20 10:09

  本文關鍵詞:論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新思想、新技法(1915-1927)


  更多相關文章: 五四時期 藝術歌曲 新思想 新曲調(diào) 新技法


【摘要】: 五四時期是指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馬列主義傳入中國,至1927年4月12日大革命失敗這一段歷史時期。五四時期是我國藝術歌曲的誕生時期,也是中國近代史上將中國的音樂文化推向現(xiàn)代化的第一階段。本文針對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特點,從其新思想,新曲調(diào),新技法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分析了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現(xiàn)代性。 第一部分首先對藝術歌曲定義及歐洲藝術歌曲概況進行了總結(jié),而后分析了五四時期的歷史背景和其對中國新音樂的啟蒙作用,最后對中國藝術歌曲的萌芽——學堂樂歌和五四時期中國的藝術歌曲進行了分析和綜述; 第二部分圍繞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新思想。從反映現(xiàn)實主義、追求藝術創(chuàng)作的民族性和滿足人民群眾的審美情趣三方面進行了分析,明確指出了五四時期音樂文化的發(fā)展,強烈反應了時代要求和人心所向; 第三部分著重論述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新曲調(diào)。通過多首譜例的分析是我們認識到:五四時期的中國藝術歌曲,創(chuàng)新性的對中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一成不變的曲調(diào)風格進行了改進,在曲調(diào)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第四部分針對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新技法。通過兩首典型的譜例分析,使人們了解到五四時期的中國藝術歌曲,在保留民族音樂特點的同時,大量采用了西洋音樂技法,做到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特色。 最后,論文對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現(xiàn)代性進行了分析,通過研究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歷史地位和研究價值,提出了其在當代聲樂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關鍵詞】:五四時期 藝術歌曲 新思想 新曲調(diào) 新技法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J609.2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第一部分 五四時期的中國藝術歌曲11-19
  • 第一節(jié) 藝術歌曲定義及歐洲藝術歌曲概況11-13
  • 一、藝術歌曲的定義11-12
  • 二、歐洲藝術歌曲概況12-13
  • 第二節(jié) 五四時期的歷史背景13-15
  • 一、五四時期的歷史背景14
  • 二、五四運動對音樂的啟蒙作用14-15
  • 第三節(jié) 中國藝術歌曲的啟蒙15-19
  • 一、學堂樂歌15-17
  • 二、五四時期的中國藝術歌曲17-19
  • 第二部分 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新思想19-23
  • 第一節(jié) 現(xiàn)實主義19-20
  • 一、作品《問》反映的現(xiàn)實問題19-20
  • 二、作品《賣布謠》反映的平民思想20
  • 第二節(jié) 追求藝術創(chuàng)作的民族性20-22
  • 一、歌詞創(chuàng)作的民族化20-21
  • 二、音樂旋律的民族化21
  • 三、作曲技法的中西結(jié)合21-22
  • 第三節(jié) 在社會價值中展現(xiàn)審美情趣22-23
  • 第三部分 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新技法23-33
  • 第一節(jié) 黎錦暉藝術歌曲作品分析23-24
  • 第二節(jié) 趙元任藝術歌曲作品分析24-29
  • 第三節(jié) 蕭友梅藝術歌曲作品技法分析29-30
  • 第四節(jié) 黎青主藝術歌曲作品技法分析30-33
  • 第四部分 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現(xiàn)代性33
  • 第五部分 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歷史價值、研究價值33-39
  • 第一節(jié) 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歷史價值33-37
  • 一、它既是中國聲樂史上的新起點,又是藝術上的高境界33-34
  • 二、它既是中國聲樂教學的基石,又是中國聲樂藝術的支柱34-37
  • 第二節(jié) 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研究價值37-39
  • 第六部分 總結(jié)39-40
  • 參考文獻40-42
  •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科研成果等42-43
  • 致謝4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為;;藝術歌曲演唱中的音樂美感之窺探[J];小演奏家;2007年05期

2 魏艷;;屈文中藝術歌曲《春神》淺析[J];音樂創(chuàng)作;2007年06期

3 陳靜;;李斯特藝術歌曲的教學與演唱[J];人民音樂;2008年12期

4 王軍;;中國近代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J];飛天;2010年24期

5 侯玉靜;劉明健;;淺論藝術歌曲《故園戀》的審美意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2期

6 朱之謙;鋼琴在藝術歌曲中的地位與作用[J];鋼琴藝術;1999年05期

7 張淑芳;淺論唱好藝術歌曲的三要素[J];中國音樂;2004年03期

8 余虹;20世紀早期中國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與演唱[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9 遲凝;;古斯塔夫·馬勒與藝術歌曲[J];北方音樂;2007年12期

10 劉波;;勃拉姆斯藝術歌曲研究[J];民族音樂;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瑞蓮;丁愛英;;淺論五四時期的“民主”、“科學”與現(xiàn)代的“民主”、“科學”思想之異同[A];輝煌的歷程——紀念建國50周年學術研究文集[C];1999年

2 王岱英;;試論五四時期新詩中的愛國主義[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三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50年來文藝發(fā)展道路與21世紀文藝發(fā)展走向?qū)W術年會論文集匯編[C];2000年

3 張靜芳;王建學;;五四時期文化格局論析[A];全國中外近現(xiàn)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沈傳亮;;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的歷史文化心理分析[A];知識分子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C];2007年

5 王元化;;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再認識[A];時代與思潮(7)——20世紀末的文化審視[C];2000年

6 汪雨濤;;“新女性神話”的締造——試論冰心五四時期小說創(chuàng)作[A];江西省文藝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7 石川禎浩;王捷;;五四時期李大釗的思想與茅原華山、陳溥賢[A];李大釗研究論文集[C];1999年

8 田曉寶;王冬;;淺談福列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風格[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9 邱笑宸;;從《三國演義》片尾主題歌看通俗歌曲的語言運用[A];江西省語言學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10 王鑫磊;;從“青年與老年”之爭看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的思想代溝[A];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平;讓“藝術歌曲”走向“群眾歌詠”[N];光明日報;2001年

2 徐勵;藝術歌曲中的鋼琴伴奏藝術[N];音樂周報;2000年

3 徐漣;為普及藝術歌曲盡力[N];中國文化報;2000年

4 李光華;“送上我心頭的思念”[N];音樂周報;2006年

5 姚紅衛(wèi);“藝術歌曲”稱謂應規(guī)范[N];音樂周報;2007年

6 和平;讓藝術歌曲走進生活[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周皓;沈洋唱響德奧浪漫[N];音樂周報;2011年

8 董艷艷;王磊華嘗試多尼采蒂藝術歌曲專場[N];音樂周報;2010年

9 通訊員 范衛(wèi)東 記者 鄭晉鳴;全國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比賽在南京落幕[N];光明日報;2000年

10 田玉斌;成功的比賽 良好的開端[N];中國文化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永春;《少年中國》與五四時期社會思潮[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陳文聯(lián);五四時期婦女解放思潮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張艷國;破與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時期孔子及其學說的歷史命運[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陳文彬;五四時期杜威來華講學與中國知識界的反應[D];復旦大學;2006年

5 張黎敏;《時事新報·學燈》:文化傳播與文學生長[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新亮;后五四時期中西醫(yī)匯通學派《傷寒論》解釋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7 馮存凌;勛伯格《空中花園篇》(op.15)詩樂關系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8 趙冬梅;五四時期的翻譯批評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9 楊智勇;《改造》雜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10 劉黎紅;“調(diào)和論”與文化改造的理論和實踐[D];南開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晶晶;論五四時期中國藝術歌曲的新思想、新技法(1915-1927)[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2 薛娟;內(nèi)蒙古本土藝術歌曲探析[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3 張雪;黃自與舒伯特藝術歌曲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李雪梅;20世紀20-40年代中國古詩詞歌曲演唱風格微探[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5 單良;從舒曼聲樂套曲《艾辛多夫歌曲集》探究舒曼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6 吳會旭;舒伯特、黃自藝術歌曲文化內(nèi)涵的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常晶;論二十世紀后期我國藝術歌曲的風格特征[D];南京藝術學院;2003年

8 陳喜紅;黃自藝術歌曲及其演唱風格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9 徐晶;羅忠昒藝術歌曲的和聲應用[D];河南大學;2001年

10 董璐;談沃爾夫藝術歌曲的風格特點[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70599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70599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203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