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南音文獻指譜衍進探究
本文關鍵詞:明清南音文獻指譜衍進探究
更多相關文章: 指譜 南音 指法 琵琶 曲牌 明代 曲詞 清代 滾門 管門
【摘要】:正《明刊三種》、《琵琶指法》、《文煥堂指譜》是明清南音(南戲)記載的幸存孤本,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南音刊、抄較完整本,其包括了南音三種音樂形式"指、譜、曲"的典型記錄,是指譜衍進、工ㄨ譜體系形成的歷史見證。①《明刊三種》是《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
【作者單位】: 泉州師范學院;泉州南音學院;
【關鍵詞】: 指譜 南音 指法 琵琶 曲牌 明代 曲詞 清代 滾門 管門
【基金】:福建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資助項目“福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保護——明清南音文獻指譜衍進探究”(編號2011B192)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609.2
【正文快照】: 《明刊三種》、《琵琶指法》、《文煥堂指譜》是明清南音(南戲)記載的幸存孤本,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南音刊、抄較完整本,其包括了南音三種音樂形式“指、譜、曲”的典型記錄,是指譜衍進、工ㄨ譜體系形成的歷史見證。①《明刊三種》是《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與《明刊戲曲弦管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莊麗芬;;南音《滿空飛》的情感體悟[J];大舞臺;2011年06期
2 殷滿桃;;陳麗英唱腔藝術分析[J];南國紅豆;2002年04期
3 吳紅霞;;大型風情詩畫《閩南神韻》的文化創(chuàng)意與藝術形式[J];福建藝術;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鄭國權(quán);;兩岸互動,推動泉州弦管的保護與振興[A];閩臺文化研究[C];2006年
2 鄭國權(quán);;歷代積淀,多元形成——略論泉州南音何以是“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A];閩南文化研究——第二屆閩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3年
3 陳有覺;高雪峰;;江南絲竹發(fā)源初考[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4 楊路塔;;布依族銅鼓文化考略[A];布依學研究(之九)[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鄧娜 廖玲藝 通訊員 張玉蓮 實習生 江吉鴻;南音在校園里縈繞[N];閩南日報;2009年
2 鄭國權(quán);南音本說“河南話” 千年流傳有遺韻[N];中國文化報;2010年
3 王秀怡;“現(xiàn)代感”讓南音變了味[N];中國文化報;2010年
4 王珊;南音的歷史源流[N];光明日報;2010年
5 記者 單三婭;南音正式申請“非物質(zhì)遺產(chǎn)”[N];光明日報;2002年
6 記者 王凡凡 馬昌豹;世界文化遺產(chǎn)南音在申報[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7 本報記者 王明杰;南音生南國 千古傳絕唱[N];福建日報;2002年
8 本報實習記者 王尊旺;南音:溝通閩臺文化的橋梁[N];海峽時報;2001年
9 鄭國權(quán);保護南音文化的基礎建設[N];福建日報;2008年
10 甘肅河西學院 李嵐華;執(zhí)筆:河北大學任桂芬、楊馥卿,中央司法警官學院門素梅[N];光明日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童麗娜;“郎君祭”儀式初探[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2 楊媛媛;河北遵化馬坊嶺村吳家古曲的調(diào)查與初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宋陽;鄉(xiāng)音最真,,鄉(xiāng)情最親[D];西安音樂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5335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53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