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燕樂的域外傳承流變研究——以《玉樹后庭花》《春鶯囀》《羅陵王》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2-01-24 21:05
中日文化交流由來已久,在隋唐時期達到了新的高度。隋唐時期的燕樂融合了各民族的音樂形式,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歷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由于燕樂形式多種多樣,日本遣隋使、遣唐使進入中國交流,并將隋唐時期的宮廷樂舞帶回本土進行了傳承。本文主要以日本第五大樂書《新撰樂道類聚大全》中的曲目為出發(fā)點,敘述隋唐時期燕樂向日本的輸出、燕樂在中國和日本的異同以及隋唐時期燕樂在域外的傳承與流變。
【文章來源】:藝術科技. 2018,31(11)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隋唐時期的燕樂向日本的輸出
2 燕樂在中國與日本的異同
3 隋唐燕樂的域外傳承與流變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鶯囀樂響春意來 軟舞美韻古今載——《春鶯囀》的歷史與形態(tài)考論[J]. 王安潮.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2013(02)
[2]《玉樹后庭花》的歷史與形態(tài)[J]. 王安潮. 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2(01)
本文編號:3607300
【文章來源】:藝術科技. 2018,31(11)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隋唐時期的燕樂向日本的輸出
2 燕樂在中國與日本的異同
3 隋唐燕樂的域外傳承與流變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鶯囀樂響春意來 軟舞美韻古今載——《春鶯囀》的歷史與形態(tài)考論[J]. 王安潮.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2013(02)
[2]《玉樹后庭花》的歷史與形態(tài)[J]. 王安潮. 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2(01)
本文編號:36073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3607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