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頌》音樂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8-12 06:52
呂其明(1930——),我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新中國培養(yǎng)出來的首批電影音樂家。他的作品大量而體裁豐富。在創(chuàng)作中,他堅持“為人民而創(chuàng)作”,并且要求自己的作品要有豐富的思想內(nèi)容,要有濃烈的情感和深遠的意境,要動人,要感人,要給人無限想象的空間。這使他的作品更具有了沁人心脾的力量。1965年,他利用交響樂這一“外來藝術形式”,在音樂中巧妙地采用了《國歌》、《國際歌》和《東方紅》的音調,完成了震撼人心的,具有英雄性與史詩般的交響樂作品——《紅旗頌》。本文試圖從介紹呂其明的生活經(jīng)歷與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通過對管弦樂序曲《紅旗頌》的分析和研究,具體就作品的旋律、和聲、曲式、節(jié)奏等方面的運用,以及根據(jù)樂曲內(nèi)容和情感的需要,它們在配合樂曲的總體風格上的探討。從而進一步認識和把握序曲《紅旗頌》的整體風格以及所表現(xiàn)的歷史內(nèi)容,最終達到對今人、后人的激勵、鼓舞和教育的作用!撐陌ㄋ膫方面:第一部分:主要論述作曲家的生活經(jīng)歷和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第二部分:從旋律、和聲、曲式、節(jié)奏等方面對作品本體做了較為詳盡的分析和研究,闡述了它們對作品總體風格的影響。第三部分: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對作品做了總體的評價。第...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紅旗頌》背景分析
一、作曲家呂其明生平
(一) 作曲家生活經(jīng)歷及作品
(二) 作曲家音樂風格的演變
二、《紅旗頌》創(chuàng)作背景分析
(一) 歷史背景
(二) 時代背景
第二章、《紅旗頌》音樂分析
一、旋律
二、和聲
三、曲式
四、節(jié)奏
第三章、《紅旗頌》總體評價
一、肖斯塔科維奇《第十一交響曲》的影響
二、作曲家的心靈告白
三、作曲家風格的展現(xiàn)
四、群眾性和民族風格
第四章、《紅旗頌》的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一、 藝術美學價值
二、現(xiàn)實意義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本文編號:3337820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紅旗頌》背景分析
一、作曲家呂其明生平
(一) 作曲家生活經(jīng)歷及作品
(二) 作曲家音樂風格的演變
二、《紅旗頌》創(chuàng)作背景分析
(一) 歷史背景
(二) 時代背景
第二章、《紅旗頌》音樂分析
一、旋律
二、和聲
三、曲式
四、節(jié)奏
第三章、《紅旗頌》總體評價
一、肖斯塔科維奇《第十一交響曲》的影響
二、作曲家的心靈告白
三、作曲家風格的展現(xiàn)
四、群眾性和民族風格
第四章、《紅旗頌》的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一、 藝術美學價值
二、現(xiàn)實意義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本文編號:33378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333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