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音樂技術論文 >

關于周代“武樂”的幾個音樂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0-03-07 08:27
【摘要】:通常認為,周代"武樂"之《武》與《大武》為同一音樂作品,其樂曲、音調(diào)、主題相同。本文依據(jù)相關資料對此提出了一些新看法,認為這是兩個不同的音樂作品:前者為樂曲,來源于武王伐紂時的軍律之樂,由七聲音階構(gòu)成,有四種調(diào)式,以表現(xiàn)伐紂戰(zhàn)爭為主;后者為樂舞,有樂曲、舞蹈、歌詩三種形式,為周公時期制定,其中樂曲是在前者基礎上改編而成,由五聲音階構(gòu)成,有四種不同宮調(diào),分別表現(xiàn)伐紂戰(zhàn)爭及戰(zhàn)后和平;二者在樂曲構(gòu)成、音調(diào)組織、內(nèi)容結(jié)構(gòu)、表演形式、表現(xiàn)主題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李純一;曾侯乙編鐘銘文考索[J];音樂研究;1981年01期

2 方建軍;;伶州鳩與周代的七律[J];音樂研究;2007年04期

3 高亨;;周代“大武”樂的考釋[J];山東大學學報;1955年02期

4 李學勤;《世俘》篇研究[J];史學月刊;1988年02期

5 黃翔鵬;;舞陽賈湖骨笛的測音研究[J];文物;1989年01期

6 項陽;;“武音”辨[J];中國音樂;2009年02期

7 王子初;;周樂戒商考[J];中國歷史文物;2008年04期

8 高亨;上古樂曲的探索[J];文史哲;196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小東;;《樂記》的當下反思[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2 張沙;;淺談“鄭衛(wèi)之音”興盛、衰微的原因及影響[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3期

3 黃玉華;;《唱論》產(chǎn)生于元代的必然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4 尹寧寧;;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方法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5 鄭彩云;熊慧勇;吳志剛;;先秦政治救災制度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0期

6 張捷;;“黑”詞義與文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7 畢紅剛;;中國文學自覺考論[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8 陳智勇;;先秦時期的昆蟲文化[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9 楊輝;;先秦禮教與樂教之關系及地位變遷考[J];保定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10 陰法沷;《奿}摗防終輪械摹奧搖盵J];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196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時儀;;略論漢語字與詞的互動[A];“漢語與漢字關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提要[C];2008年

2 楊華;;說“舉禱”——兼論楚人貞禱的時間頻率[A];第二屆傳統(tǒng)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C];2007年

3 林志鵬;;釋楚系簡帛中的“弼”字——兼論車蔽之形制及別名[A];第二屆傳統(tǒng)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C];2007年

4 李若暉;;諸子出于王官說平議——春秋時期世官制度之崩頹與褚子興起[A];第二屆傳統(tǒng)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C];2007年

5 楊天宇;;杜子春對《周禮》今書的校勘及鄭玄對杜校的取舍[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五輯)[C];2008年

6 iJ天宇;;鄭司農(nóng)注《周禮》所用“讀為”術語考辨——兼評段玉裁對“讀為”術語的界定[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七輯)[C];2009年

7 黃震云;;孔子的司法實踐與法制思想[A];儒學與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8 許子濱;;從《左傳》看《儀禮》的成書及其反映的時代[A];《春秋》三傳與經(jīng)學文化[C];2009年

9 周鳳霞;;漢代巫蠱術溯源[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10 張娟;;先秦音樂思想中的自然觀[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成方;東周時期楚國宗族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2 錢建明;物語新聲 絲竹相和[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3 牟華林;蕭綱駢體論稿[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文源;朱子《易》注考源[D];浙江大學;2009年

5 廖松清;宗族認同下的吹打樂[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6 馮雷;陪都重慶三個音樂教育機構(gòu)之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7 陳永;中國音樂史學的近代轉(zhuǎn)型[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8 張東平;近代中國監(jiān)獄的感化教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韓香花;史前至夏商時期中原地區(qū)手工業(yè)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10 呂廟軍;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符號[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偉;荀子的道德積累思想及其對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紅;青歌賽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教育價值探索[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馬隴平;仕之身份與權(quán)利的分離[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鄭彩云;從“崇禮”到“詭道”[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余黎明;《隋唐演義》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內(nèi)涵[D];南昌大學;2010年

6 史修竹;五味調(diào)和的審美功能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7 黃文兵;荀子道德教化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薛文婷;關于我國蒙古族長調(diào)民歌傳承的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琳;《莊子》寓言人物形象研究[D];濟南大學;2010年

10 吳小娟;《儀禮·士昏禮》與漢代婚禮對比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張富祥;《國語·周語下》伶州鳩語中的天象資料辨?zhèn)蝃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2 李純一;曾侯乙編鐘銘文考索[J];音樂研究;1981年01期

3 鄭祖襄;伶州鳩答周景王“問律”之疑和信——兼及西周音樂基礎理論的重建[J];音樂研究;2004年02期

4 李學勤;;西漢晚期宗廟編磬考釋[J];文物;1997年05期

5 王子初;;晉侯蘇鐘的音樂學研究[J];文物;1998年05期

6 王子初;;周樂戒商考[J];中國歷史文物;2008年04期

7 江曉原,鈕衛(wèi)星;《國語》所載武王伐紂天象及其年代與日程[J];自然科學史研究;1999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東川清一,王少軍;“日本音階”新說探討(上)[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0年03期

2 瑪麗·德羅 ,程膺;各種風格的音階練習[J];中國音樂;1990年04期

3 D·M·雷斯納 ,谷勇;布梭尼的“113”個音階[J];音樂探索;1987年02期

4 俞抒;校后余息[J];音樂探索;1987年02期

5 包·阿薩菲耶夫 ,張洪模;音調(diào)論[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9年02期

6 李瓊?cè)A;論鳳慶嗩吶音樂的藝術特征[J];民族藝術研究;1995年06期

7 張伯瑜;北印度的拉格及其結(jié)構(gòu)[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8 東川清一,王少軍;“日本音階”新說探討(下)[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0年04期

9 高為杰;論音階的構(gòu)成及分類編目[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10 劉霞;音階練習在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丹;;淺談鋼琴彈奏時的放松問題[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2 張繼農(nóng);;利用現(xiàn)有多媒體技術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嘗試[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3 楊瑞慶;;漫談歌曲創(chuàng)新[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4 劉戈;;關于加強高師民族音樂教育的幾點建議[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5 張繼農(nóng);;勛柏格與十二音音樂[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6 石秀萍;;多彩的音樂 在動的形象——淺談歌劇《白毛女》中音樂對人物的塑造[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7 黃小敏;;談鋼琴教學中對彈奏音色的把握[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8 張暉;;論數(shù)碼電子鋼琴集體課教學法及其意義[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9 康玲;;快樂地感受音樂——幼師音樂基本樂科教學的新理念[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10 鄧邦國;;淺析竹笛的演奏風格[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趙擎;共享千年盛典 共唱友誼樂曲 共譜和諧篇章[N];紹興日報;2010年

2 王音宣;也談基本音階[N];音樂周報;2002年

3 樂工;天下音樂盡在手中把握[N];音樂周報;2004年

4 楊瑞慶;為模仿正名[N];音樂周報;2003年

5 李曉育;王振山小提琴“新突破”[N];北京日報;2000年

6 費斌;大號也流暢 大號亦抒情[N];音樂周報;2004年

7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陳應時;試探敦煌樂譜中的西域古曲[N];阿克蘇日報;2008年

8 王杰;一首動人心弦的樂曲[N];中國文化報;2002年

9 丁永明 編譯;莫扎特樂曲有意無意均“黃金分割”[N];大眾科技報;2002年

10 實習生 趙艷;音樂能克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N];科技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劉nr;歇爾西的“單一音”探析[D];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

2 許揚寧;許;莠F(xiàn)代風格室內(nèi)樂作品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3 夏季;中國古代早期管樂器及黃鐘律管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4 蕭舒文;20世紀中國笛樂[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5 任秀蕾;20世紀中國合唱創(chuàng)作思維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6 王瑞;羅忠昒十二音作品技法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4年

7 陸棟梁;湘桂走廊喪葬儀式音樂文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英睿;“碰八板”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0年

2 烏麗罕;英國經(jīng)驗主義聲音學說探析[D];山東大學;2008年

3 萬欣;二胡樂曲創(chuàng)作發(fā)展脈絡及展望[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4 楊娜;河北民歌的演變與發(fā)展[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5 黃銀鎮(zhèn);清代簫樂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6 石超;早期儒家樂論中的哲學思想[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曹揚;一幅傳神的音樂肖像——科普蘭《林肯肖像》的音樂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8 張少飛;關于《綱琴協(xié)奏曲—黃河》的兩項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9 劉宇田;湖南民歌及民歌音調(diào)創(chuàng)編的合唱作品分析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陳軍;孫文明的二胡音樂創(chuàng)作與演奏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853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5853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1294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