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藝匯演的歷史反思——保護民間音樂的一項措施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local folk cultural resources were mobilized on a large scale, which inadvertently shaped a special form of exchange on the Chinese stage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also formed a series of cultural phenomena caus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erformances. The Chinese music circles, which have just planned to spread out their horizons, have discovered most of the folk art varieties through a wide range of performances, large and small, from the central to the local level. The folk entertain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performance, because of the authority of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completely changed the social status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special historical period of 1950s, Jin and Beijing performed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performance, that is, the government's political affirmation of a folk art variety from content to form. From then on, the people of Xialiba became "spring snow" and the drummer became an artist. A series of artistic activities on and off the stage fully reflect and reflect the great potential energy of "national presence",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us to chew the rapid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to artistry,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作者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分類號】:J60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蕭梅;學術重鎮(zhèn)——音樂研究所在20世紀中國民族音樂學實地考察中的作為[J];中國音樂學;2004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燁;王僧虔:沉寂在歷史中的音樂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2 劉莎;《詩經》中樂器總量及類別探討——關于其樂器學諸問題的闡釋之一[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代百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汪立三鋼琴曲《#F商:書法與琴韻》中的“中國風格”探析[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黃少枚;潮州二四譜腔譜關系研究[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苗幼卿;;試論二人臺多元性及其發(fā)展[J];內蒙古藝術;2005年02期
6 楊沐;中國音樂形態(tài)理論建設與漢族中心論問題[J];音樂研究;2000年01期
7 馬韻斐;古代胡琴的歷史演進脈絡[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4年01期
8 鐘文敏;古箏的演奏技巧和欣賞方法[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9 曾臻;中國傳統(tǒng)音樂“線性”現(xiàn)象及成因分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10 宋沛;;淺論高師《中國音樂史》教學及教材的現(xiàn)狀與改進[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齊柏平;鄂西土家族喪葬儀式音樂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
2 肖梅;中國大陸1900—1966民族音樂實地考察——編年與個案[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3 王小龍;揚州清曲音樂穩(wěn)態(tài)特征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4 蘇婭;中、日、韓三國古典舞蹈比較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5 董波;蒙古村落儀式表演:“呼圖克沁”[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6 慕羽;改革開放后中國(內地)舞蹈創(chuàng)作與政治文化之關系,,1979~2006[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7 吳靜;中國民族唱法音色的聲學闡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8 程暉暉;秦淮樂籍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9 李秋菊;清末民初時調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10 謝瑾;中國古代箜篌的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卓慧;蒙漢文明的碰撞與交融——論草原民歌蒙漢調[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2 高歌;淺論“中國民族聲樂”[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雪麗;探究“詩”、“樂”、“畫”意境對中國藝術歌曲表演的意義[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4 林晨;行萬里征程 開世紀先河[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5 車延芬;中國古典舞之發(fā)生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6 周瓊;論中國近代學校音樂教育的引入[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孫曉霞;唐教坊曲子曲名樂調源流考[D];山西大學;2006年
8 汪媛;撫州采茶戲音樂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9 周燁;六朝樂教初探[D];南京藝術學院;2006年
10 詹巧宇;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D];武漢音樂學院;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秀梅;;河北省民間音樂文化傳承人才培養(yǎng)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馮光鈺;音樂的傳統(tǒng)原生態(tài)與現(xiàn)代時尚[N];音樂周報;2001年
2 本報記者 馬智;民族歌舞的升華[N];中國民族報;2001年
3 本報記者 徐晉;民族音樂:把握好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N];中國文化報;2001年
4 本報記者 徐晉;少數(shù)民族舞蹈尚需不斷創(chuàng)新[N];中國文化報;2001年
5 記者 郭初 劉躍偉;貴州精心耕耘民族文化[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6 黃仕偉;路在腳下[N];中國文化報;2002年
7 林龍安;自帶樂器自理費用自娛娛人[N];音樂周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煞;1964年“全國少數(shù)民族業(yè)余文藝會演”的調查與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本文編號:25135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513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