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聲分析課中等和弦轉調的教學思路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of harmony analysis, it should be emphasized that the stud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harmony theory knowledge and personal music practice experience to recognize and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harmony techniques in music works. The teaching thinking of iso-chord transformation can be start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 the analysis of harmonic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iso-chord transformation are defined, and the main point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various iso-chord transitions are pointed ou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harmony in the works, the exact position of its application in musical works is determined, and the principle and basis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ubtraction of seven chords and other chord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thinking process of applying the formula is expounde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logical reasoning of harmony, and the students are reminded of the conversion relation of the root tone of the equal-tone and chord rewriting, and the accuracy and the speed of completion of the equal-ton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ord.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 elaborate in detail on the direction of the modulation of the chord transformation, such as the increase in the triad chord, and expand the thinking on its application. It will be helpful to find 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harmonic analysis and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thinking 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ord in solving the problem.
【作者單位】: 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
【分類號】:J61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晡;;和聲分析——值得重視的學科建設——兼品楊通八《和聲分析教程》[J];音樂研究;2009年05期
2 劉誠;;探求音樂院校和聲公共課教學的新模式——評楊通八的《和聲分析教程》[J];人民音樂;2007年01期
3 伊樂;;和聲分析在鋼琴練習中的積極作用[J];黃河之聲;2009年07期
4 冉曉昱,駱嶺;高師和聲學教學的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3年04期
5 王曄;2004年碩士研究生和聲學試題分析[J];藝術研究;2004年03期
6 徐文正;;簡明實用 易教易學——評楊通八教授的《初級和聲教程》(第三版)[J];中國音樂;2008年02期
7 黃剛;;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第一樂章和聲特征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8 楊路;興德米特和聲分析程序設計[J];音樂探索;1986年03期
9 錢李明;;《無盡的愛》和聲分析[J];科技資訊;2005年34期
10 田俊;鋼琴教學中提高藝術表現力的幾個要點[J];懷化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錦宣;;和聲分析課中等和弦轉調的教學思路[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蘇冬梅;;專門用途英語與職業(yè)英語教學[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朱蕓;;語文課堂教學重在“活”下功夫[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顧漢展;徐三華;顧洛;王未;孫桂芳;;成人高等醫(yī)學教育專升本課程設置及相應教學思路的探討[A];科學發(fā)展觀與成人教育創(chuàng)新——2004年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年會論文集(Ⅰ)[C];2004年
5 吳霜;;和聲共同課教學中和聲分析的思維與視角[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6 盧斌先;;關于電路課程均勻傳輸線教學思路的討論[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7 柯慶;楊午鳴;饒芳;印媛君;儲利勝;;生理學理論課的教學思路的更新及效果[A];浙江省生理科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朱蕓;;語文課堂教學重在“活”下功夫[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9 陳國威;;和聲課教學中亟待認識與須加強的幾個方面[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10 劉誠;;論和聲分析教學[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道香;教學思路之我見[N];四川政協報;2004年
2 余映潮;教學思路的創(chuàng)新設計[N];光明日報;2005年
3 礦區(qū)新平旺二小 鮑海燕;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N];大同日報;2008年
4 潮安縣庵埠鎮(zhèn)庵埠小學 謝夢蘭;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N];潮州日報;2009年
5 江蘇省無錫市羊尖高級中學 陳平數;課堂節(jié)奏怎樣才算跟著學生走[N];中國教育報;2008年
6 本報特約通訊員 徐自軍 陳太富;由學歷教育向任職教育轉型[N];光明日報;2004年
7 董洪濤 龍 娟;針灸學國際培訓教學思路探析[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8 高鳳 李書宏;市委黨校精心打造“人才工程”[N];營口日報;2006年
9 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qū)虢鎮(zhèn)小學教師 梁春宇;教師也要試著“編”教材[N];西藏日報;2010年
10 飛廈中學 鄭永祿;從《調查問卷》角度談課堂的有效教學[N];汕頭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尹筱莉;化學專家—新手教師課堂教學特質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崔鵬飛;空間設計基礎教學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
3 于幸澤;建筑造型基礎教學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治;四種和聲分析法比較與應用[D];南京藝術學院;2003年
2 潘青峰;試論高師基礎和聲課中和聲分析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朱鴻濤;民間美術在當代義務美術教育教學中的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藝;柴科夫斯基作品《四季》的和聲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郭冰濤;興德米特理論在羅忠昒作品中的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武擎;不協和的相對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鄭由敏;古曲神韻[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姜濤;穆索爾斯基藝術歌曲的和聲手法及其音樂表現[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9 薛向榮;美術欣賞教學的新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連琛;論旋律記憶力及其培養(yǎng)[D];武漢音樂學院;2007年
,本文編號:22083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20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