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學在“藏彝走廊”研究中的意義與實踐
本文選題:“藏彝走廊” + 民族音樂學。 參考:《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摘要】:本文從費孝通先生所提"藏彝走廊"這一學術觀念入手,聯(lián)系民族音樂學理論,從宏觀與微觀、歷時性與共時性角度以"藏彝走廊"為線索,探討了民族音樂學在區(qū)域文化研究中的特點與研究目的等。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academic concept of "Tibetan and Yi Corridor" put forward by Mr. Fei Xiaotong,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theory of ethnomusicology, this paper takes the "Tibetan and Yi Corridor" as a clue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urpose of ethnomusicology in the study of regional culture.
【作者單位】: 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分類號】:J60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趙志安;民族音樂學歷時性研究述見[J];中國音樂學;2001年03期
2 伍國棟;民族音樂學的實地調(diào)查類型[J];中國音樂;1996年01期
3 石碩;從舊石器晚期文化遺存看黃河流域人群向川西高原的遷徙[J];西藏研究;2004年02期
4 徐學書;由石棺葬遺存 談對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再認識[J];中華文化論壇;2002年04期
5 蔣成,陳劍;岷江上游考古新發(fā)現(xiàn)述析[J];中華文化論壇;200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常永才,孟雅君;中國比較教育研究方法的革新:文化人類學視角[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2 楊孔熾;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的“他山之石”——從人類學研究的幾個特征談起[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4期
3 楊曦帆;;近20年“藏彝走廊”樂舞研究述評[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謝青松;陳光連;;少數(shù)民族服飾文化中所蘊含的價值觀念[J];保山師專學報;2005年06期
5 楊香花;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旅游資源特征、旅游開發(fā)價值與原則的探索[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6 陸暉;概說通俗音樂[J];昌吉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7 陶紅;;蠶桑文化的組織傳播分析[J];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10期
8 陸離;大蟲皮考——兼論吐蕃、南詔虎崇拜及其影響[J];敦煌研究;2004年01期
9 林琳;米德的文化傳播觀對我國高師音樂教育教學改革的啟示[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10 李麗華;失衡的學校教育情景對女大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影響——對江西一所師范學院女大學生校園生活的民族志研究[J];婦女研究論叢;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孫信茹;;傳媒與民俗生活變遷——甘莊的個案分析[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下冊)[C];2002年
2 蔣成;陳劍;;岷江上游先民的史前家園——營盤山遺址[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九輯)——中國古都學會2002年年會暨長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李紹明;;絲綢之路岷江支道的重要作用[A];“絲綢之路與文明的對話”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4 溫鐵軍;王張慶;董筱丹;王位山;;值得反思的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問題[A];中國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呂文浩;;他山之石——民國社會學者的歷史研究[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6年卷[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帕哈爾丁·伊沙米丁;維吾爾傳統(tǒng)工藝文化研究[D];新疆大學;2001年
2 張君仁;花兒王朱仲祿[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3 趙志安;傳統(tǒng)京劇京胡伴奏藝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4 馮衛(wèi)民;歐洲民族過程與歐洲一體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石毅;從家長制到自由放任[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6 徐魯亞;神話與傳說—論人類學文化撰寫范式的演變[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7 李學良;文明的歷史腳步——建國以來滇南少數(shù)民族農(nóng)地利用模式的變遷[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8 張曉瓊;變遷與發(fā)展[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9 陸啟光;壯族兒童社會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李青;古樓蘭鄯善藝術史論[D];西北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杏梅;桂北船上人同姓婚姻習俗的考察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馮曉莉;中國傳統(tǒng)音樂在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傳承的現(xiàn)狀與思考[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偉;瑤歌在瑤族分布地區(qū)高校公共音樂教育中的意義與實施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4 柳青;關于湘北華容縣番邦鼓藝術的調(diào)查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5 方遠平;多元文化空間沖突與融合的理論分析與區(qū)域實證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戴紅亮;“女”部字語義與文化內(nèi)涵透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黃林濤;尋找人類思想之兩性關系[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8 傅順;從環(huán)境演化角度探討三星堆文化消失之原因[D];成都理工大學;2002年
9 鄭長玲;陳e郊捌洹獨質欏分霰塵把芯縖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10 姚力;裕固族帳房戴頭婚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賈蘭坡;;中國細石器的特征和它的傳統(tǒng)、起源與分布[J];古脊椎動物學報;1978年02期
2 蔣成,陳劍;岷江上游考古新發(fā)現(xiàn)述析[J];中華文化論壇;2001年03期
3 徐學書;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與滇文化、滇西青銅文化關系探討[J];中華文化論壇;2001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靜芳;記在南京召開的民族音樂學學術討論會[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0年01期
2 吳盲韙;民族音樂學學術討論會在南京召開[J];人民音樂;1980年07期
3 高厚永;中國民族音樂學的形成和發(fā)展[J];音樂研究;1980年04期
4 沈洽;;全國民族音樂學學術討論會即將在本院舉行[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1980年01期
5 黃友葵;;民族音樂學學術討論會開幕詞[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1980年02期
6 呂驥;;在民族音樂學學術討論會閉幕式上的講話[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1980年02期
7 高厚永;;中國民族音樂學的形成和發(fā)展[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1980年02期
8 ;民族音樂學學術討論會論文目錄[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1980年02期
9 維松;中國民族音樂學學會籌委會在京舉行[J];中國音樂;1981年04期
10 魯松齡;用電子計算機記譜[J];人民音樂;198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曾金壽;;關于中國音樂之研究在德文文獻中的觀察與分析[A];漢唐音樂史首屆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瑾;讓女性“弄潮”打擊樂[N];音樂周報;2000年
2 樂聲;六弦琴與藏族歌舞[N];西藏日報;2001年
3 楊紅;“音樂研究定位”研討會在港召開[N];音樂周報;2001年
4 管建華;美國需要了解世界其他文化[N];音樂周報;2001年
5 管建華;和鄭蘇談民族音樂學[N];音樂周報;2001年
6 桑德;獨具特色的納西樂[N];大眾科技報;2002年
7 耀 農(nóng);文字音樂[N];光明日報;2002年
8 時界;臺山民歌手最近辭世 木魚歌在美恐成絕響[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9 馮光鈺;亞太民族音樂學盛會[N];音樂周報;2002年
10 傅顯舟(整理);“當代音樂學研究專家論壇”紀要(上)[N];音樂周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趙志安;傳統(tǒng)京劇京胡伴奏藝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2 陶誠;“廣東音樂”文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3 祁慧民;音樂文化交融環(huán)境中的個性與共性[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4 李莘;河北霸州勝芳鎮(zhèn)民間花會音樂民俗志[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5 楊曦帆;“藏彝走廊”樂舞文化選點考察與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邢媛媛;維也納古典樂派創(chuàng)作中的“土耳其風”[D];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
2 張應華;貴州梭戛“長角苗”音樂文化生態(tài)考察與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2年
3 劉麗斯;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4 李衛(wèi);魯西南鄄城縣王家樂班的民族音樂學追蹤[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5 劉小泉;湖北小曲音樂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6年
6 康玲;《剪靛花》歌系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6年
7 方蕓;《孟姜女》歌系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6年
8 褚潤澤;簡述民族音樂學的發(fā)展歷程[D];廈門大學;2008年
9 聞涵卿;譯著《民族音樂學研究:31個問題和概念》及書評[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本文編號:20666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06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