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音樂文化導向下的群體學習力與學科發(fā)展
本文選題:音樂文化 + 群體學習力 ; 參考:《中華文化論壇》2008年S1期
【摘要】:同其他文化一樣,作為文化本體,音樂文明程度成為人類的精神文明程度發(fā)展進程的重要標尺與寶貴精神遺產。在世界音樂教育蓬勃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在文化認知多元共存的今天,音樂學科的自身建設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想得到大力推進,做到以文化建設為導向,提升音樂工作者的群體"學習力"是最根本的前提。
[Abstract]:Like other cultures, music civil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riterion and valuable spiritual herit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s a cultural Noumen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in the world, and with the coexistence of cultural cognition and diversity, the self-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usic discipline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and guided by cultural construction. It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premise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music workers.
【作者單位】: 四川理工學院藝術學院;
【分類號】:J60-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曾書琴;田允波;;學習型社會變革過程中的成人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J];成人教育;2007年08期
2 舒志定;;論教師的專業(yè)自覺[J];教師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管建華;;音樂教育應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南京師范大學“十五”“211工程”多元音樂文化教育研究項目[J];中國音樂;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家新;;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教師督導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2 齊永芹;鄧凡茂;;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yè)自我概念——高職院校思政教師隊伍專業(yè)化滯漲進程的歸因分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年04期
3 劉紅;劉湘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適宜體態(tài)語的缺失原因及運用[J];湖南社會科學;2011年02期
4 陳旭銘;;文化自覺: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源動力[J];考試周刊;2009年39期
5 董靜;吳世民;;中小學教師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階段與特點[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6期
6 李紅梅;彭豪祥;;教師對教學條件的認知偏差的調查研究[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2011年02期
7 彭豪祥;羅筱端;;教師對教學理論與教學研究認知偏差的調查研究[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2011年05期
8 王嘉毅;魏士軍;;影響中小學優(yōu)秀教師成長的因素分析——以30位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經(jīng)歷為樣本[J];當代教師教育;2008年03期
9 劉桂林;童云飛;吳雄熊;;論高職教師反思性研修[J];高等職業(yè)教育(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10 李飛;;論“外部引領”與教師“專業(yè)自覺”的平衡[J];教育探索;2012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飛;引領與自主:學校變革中的教師領導與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清臣;基于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本友;文本與理解—語文閱讀教學的哲學詮釋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麗;教育變革中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建設策略之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吳夷雯;論幼兒教師形象自覺[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靖;教師文化生態(tài)理論與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連峰;河北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模式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5 侯賽男;農村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探究[D];西南大學;2009年
6 李寧;新世紀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師資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7 王丹;終身教育體系下我國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8 王大濤;職業(yè)承諾、教學效能感對小學教師自我反思能力的影響[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羅蕾;“專業(yè)荒蕪”到“專業(yè)自覺”[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10 奚瑩;歐洲先前學習認證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潘明;;論學習型社會成人教育的使命[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2 劉天瑛;;學習型社會背景下的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探析[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3 葉瀾;時代精神與新教育理想的構建——關于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跨世紀思考[J];教育研究;1994年10期
4 曾裕林;;對學習型社會成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05年20期
5 高海峰,馬巖;學習型社會構建與普通高校成人教育[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5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熊曉輝;;音樂人類學的思想淵源與反思[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劉凱;;從西周“樂教”看現(xiàn)代音樂教育的民族性[J];藝術評論;2009年08期
3 熊曉輝;;城市音樂人類學的形態(tài)、模式及其研究路向[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著名指揮家鄭小瑛撰文談:我愛往日的歌[J];音樂世界;1989年09期
5 孔繁洲;歐洲音樂文化的淵源——希臘與古羅馬音樂[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6 徐曉潔;;重張盛世強音——記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J];科技潮;1999年06期
7 J·T·提頓 ,M·斯婁賓 ,管建華;一種認識音樂世界的音樂模式[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8 湯文琪;;“精神力”籠罩下的黑非之音[J];世界文化;2006年06期
9 張艷;;淺談我國手風琴音樂文化與技術的關系方面存在的問題[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10 曉 A;;中國音協(xié)考級貴州考區(qū)異常熱烈[J];校園歌聲;2007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前言[A];化學學科發(fā)展研究報告(2008-2009)[C];2008年
2 曹曉萍;;優(yōu)化選題與科技期刊質量[A];第二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應義斌;王劍平;趙文波;;從北美農業(yè)工程學科的發(fā)展談我國設立生物系統(tǒng)工程二級學科的必要性[A];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芳;鄔志敏;李征濤;龔陽;劉穎;;淺談專業(yè)特色實驗基地建設與學科發(fā)展的關系[A];制冷空調學科教學研究進展——第四屆全國高等院校制冷空調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討會[C];2006年
5 侯艷清;田雨普;;我國體育美學學科發(fā)展的回顧與思索[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6 羅興錄;;作物栽培學科發(fā)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A];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專業(yè)委員會換屆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韓啟德;;序[A];水利學科發(fā)展報告:2007—2008[C];2008年
8 胡燕生;李斌;;影響中國病案學科發(fā)展因素探討[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全國第11次病案管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9 王明金;;材料力學課程改革必須跟上學科發(fā)展的步伐[A];海峽兩岸力學教學—教學經(jīng)驗與教學改革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10 胡魁;;對礦產地質勘查學科發(fā)展的幾點意見[A];中國地質學會礦產地質勘查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第一次學術研討會礦產地質勘查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瑾;音樂文化周星光燦爛[N];音樂周報;2003年
2 杜亞雄;阿富汗的音樂文化[N];音樂周報;2004年
3 李小瑩;北京市教委把脈新北京音樂文化[N];音樂周報;2008年
4 丹東市文化局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薩滿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劉桂騰;文本:中國薩滿音樂文化田野調查[N];丹東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顏玉芝;為繁榮中國朝鮮族音樂文化盡心盡責[N];延邊日報(漢);2010年
6 宋莉;讓科技與音樂文化結緣[N];科技日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攸莉;將玉溪建成有吸引力的音樂文化旅游城[N];玉溪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王淑玲;展示陜西音樂文化新形象[N];陜西日報;2002年
9 杜亞雄;兩大洋之間的歌舞[N];音樂周報;2005年
10 丁博;汽車音樂從尷尬走向成熟[N];中國文化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大順;魏晉南北朝音樂文化與歌辭研究[D];揚州大學;2005年
2 汪基德;中國教育技術學科的發(fā)展與反思[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海濤;NBIC融合技術與交叉學科發(fā)展模式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8年
4 李晉源;中國洞簫音樂文化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2年
5 葉紅旗;臺灣高山族樂器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6 王梅;基于生態(tài)原理的學科協(xié)同進化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7 張斌;宋代的古琴文化與文學[D];復旦大學;2006年
8 翟亞軍;大學學科建設模式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9 徐海準;《樂學軌范》唐部樂器之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10 車新春;19世紀上半葉的德意志音樂文化與民族主義思潮[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付祥奎;我國基礎音樂教育存在的幾個問題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2 張芳溢;《全漢賦》音樂史料初步整理與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07年
3 徐富平;天水羊皮鼓樂舞文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李s,
本文編號:19019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90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