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與李斯特鋼琴練習曲的音樂比較研究
本文關鍵詞:肖邦與李斯特鋼琴練習曲的音樂比較研究
【摘要】:比較研究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本文在梳理"練習曲"基本界定的基礎上,把"練習曲"分類四類,針對其中"音樂會練習曲"典型代表人物肖邦、李斯特的作品,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從曲式、和聲、織體、旋律角度對其進行分析,在深化了我們對音樂會練習曲認識的同時也為教學提供參照。
【作者單位】: 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24.1
【正文快照】: 肖邦與李斯特是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創(chuàng)作的兩座高峰,,其音樂會練習曲的創(chuàng)作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改變了以往人們對“練習曲”的“機械性”的刻板印象,使之具有“藝術性”并能堂而皇之的登上音樂會的舞臺。盡管肖邦與李斯特追求的音樂思想大致相同,但是兩人的藝術道路畢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蜀婷;;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音樂與演奏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2 王翠華;;關于阻礙進行的理論探討[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3 華文健;;論維也納古典樂派對交響曲的貢獻[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4 楊柳;;淺析歌劇《假面舞會》中奧斯卡的角色形象——兼談詠嘆調《她抬頭仰望》的演唱[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3期
5 謝偉;;論貝多芬音樂的時代精神[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9期
6 楊揚;;淺談鋼琴學習中的手指練習[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2期
7 王卉;;印象主義作曲家德彪西——兼論德彪西鋼琴作品的主要創(chuàng)作手法[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8 張薇;;一輪明月 兩種情感——評析《平湖秋月》與《二泉映月》[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9 石娟;論內心歌唱與鋼琴演奏[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10 張寅;吳春艷;;“和聲”詞義的歷史辨析[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王進;;“T——X——D——T”模式與重構之考[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2 王琦;;科學傳播的一種方式:釋義——波愛修斯對科學知識傳播的一種啟示[A];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2010科普理論國際論壇暨第十七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劉驚鴻;;論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教育實踐[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4 余小信;;鋼琴學習的“啟智”功能何以真正體現(xiàn)[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5 王晡;;和聲教學的階段性、指向性和科學理念[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彬;西方鋼琴前奏曲的三個重要階段[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黃漢華;抽象與原型——音樂符號論[D];暨南大學;2003年
3 楊賢宗;文藝復興觀念、建筑原理和美術風格[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婷婷;勛伯格的宗教思想對其音樂創(chuàng)作的影響[D];中央音樂學院;2007年
5 田曉寶;論西方古典合唱藝術的和諧與崇高美學特征[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周雪豐;鋼琴音樂的力度形態(tài)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7 葉松榮;斷裂與失衡[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8 李姝;中西音樂美學的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9 丁好;論古典奏鳴曲的形成[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10 張磊;論支聲及其在西方現(xiàn)代音樂中的應用[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正梅;20世紀50--80年代中韓鋼琴作品創(chuàng)作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閻顥瑩;門德爾松鋼琴音樂的多元性[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彭晶;桑桐《民歌主題鋼琴小曲九首》的藝術價值和當代意義[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蒿佳杭;試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下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鋼琴藝術之文化特征[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麻蕾;唯物辯證法在鋼琴教學與演奏中的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毅;勛伯格早期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陳曦;論由中國民歌改編鋼琴曲的創(chuàng)作與教學[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張榮;邢臺市兒童鋼琴教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卓;積極品質對鋼琴成績的影響及教學中的培養(yǎng)策略[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匡秋爽;紅色經典音樂的美育價值與傳承傳播[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錢楊杰;;殊途同歸——肖邦、李斯特鋼琴練習曲之對比分析[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張卯卯;;肖邦與李斯特鋼琴作品之比較[J];文教資料;2008年09期
3 蔣光宇;妙薦[J];中國人才;2001年07期
4 陸杰;肖邦與李斯特鋼琴音樂之比較[J];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4期
5 張浩;;肖邦與李斯特鋼琴音樂風格探析[J];劇作家;2006年02期
6 金茗;談肖邦《練習曲》(Op.10 No.1)的部分演奏技巧[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7 王晶;;“起而為王”——李斯特的超級練習曲《瑪捷帕》[J];音樂生活;2011年02期
8 蔣光宇;;蛟龍得云雨 終非池中蝦[J];干部人事月刊;2001年11期
9 錢泥;;明星肖邦[J];音樂愛好者;2010年05期
10 All about Arts;;誰不愛肖邦?[J];學習博覽;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俏;;《肖邦故園》教學設計[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2 郝向明;;優(yōu)秀的西特小提琴練習曲[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3 黃瑾;;論全球化——馬克思、斯密和李斯特三種理論比較[A];全國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暨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4 趙漢寧;;淺析肖邦鋼琴敘事曲作品23[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5 張海坤;;學好鋼琴的必要條件[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6 黃小敏;;談鋼琴教學中對彈奏音色的把握[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7 顧惠珍;;將口風琴運用于音樂教學的嘗試[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裴俊昌;;煤炭企業(yè)干部選用[A];三門峽市第四屆自然科學論文集(2002-2004)[C];2004年
9 胡大平;;馬克思最初遭遇生產力問題的語境、理論邏輯和意義——兼論馬克思文本解讀的若干原則[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10 李曉琮;;從斯密的自由貿易理論與李斯特的保護貿易理論看我國的對外貿易選擇[A];全國高等財經院!顿Y本論》研究會2009年度(第26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釗;觸摸肖邦[N];人民日報;2010年
2 吳丹;“每個時代都有他們需要的肖邦”[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3 特約記者 林達;“這十年,我離肖邦的音樂更近了”[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4 張克新;誰說肖邦只能撫慰?[N];音樂周報;2010年
5 張論文;李云迪:我和肖邦的私密對話[N];中國經營報;2010年
6 瓦格納中國協(xié)會秘書長 音樂評論家 劉雪楓;就像在家中演奏肖邦[N];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
7 龔蓓;再現(xiàn)肖邦[N];中華讀書報;2007年
8 吳房;奧爾森的肖邦之美[N];音樂周報;2010年
9 吳筠;彈肖邦要盡量多情[N];文匯報;2003年
10 法漠;“舒曼”欠佳 肖邦尚可[N];音樂周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亞麗;維特經濟政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線文;晚清重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3 徐正祥;市場的自由與自主[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4 梅俊杰;自由貿易的神話:英美工業(yè)化考辨[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年
5 孫紅杰;飾變·混合·解構[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6 陳晶;基督教會學校女子音樂教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7 劉榮軍;財富、人與歷史[D];復旦大學;2007年
8 韓樂;用于食品中李斯特細菌檢測的納米微懸臂梁傳感器技術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2年
9 蕭舒文;20世紀中國笛樂[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10 潘瀾;席曼諾夫斯基音樂風格的演變軌跡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瑩;藝術·技術·人生——肖邦鋼琴練習曲解讀[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趙冬梅;肖邦練習曲(作品10)的技術課題研究及其與肖邦其他鋼琴文獻技術課題的對應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薛莉山;戈多夫斯基《53首基于肖邦練習曲的練習曲》初探[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4 陳雪;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嘆息》的鋼琴演奏及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孫佳佳;李斯特《十二首超級練習曲》情感特征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鄒明暉;李斯特《帕格尼尼練習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唐馨;浪漫派鋼琴音樂中的民族魂[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所巖;繁花園中的靜秘奇葩[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9 涂園園;三首李斯特《帕格尼尼大練習曲》演奏分析[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10 黃因;肖邦鋼琴作品及演奏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2883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28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