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勃拉姆斯三首鋼琴奏鳴曲的音樂風格
本文關鍵詞:論勃拉姆斯三首鋼琴奏鳴曲的音樂風格
更多相關文章: 勃拉姆斯 鋼琴奏鳴曲 浪漫主義色彩 風格特點
【摘要】: 約翰內(nèi)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是德奧浪漫主義時期的一位重要作曲家。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繼承了古典主義音樂的精髓。特別是在一些大型曲式中,比如交響樂和室內(nèi)樂的創(chuàng)作,我們能看到他是沿著貝多芬和舒伯特的道路繼續(xù)前行。他的創(chuàng)作幾乎涉及所有的音樂體裁除了歌劇。勃拉姆斯崇尚古典,他親自抄寫早期意大利和德國作曲家的作品。勃拉姆斯身處浪漫主義時代,對古典作品的熱愛和研究使他找到了如何用更為平衡的方法在他的音樂里體現(xiàn)出古典主義音樂特色。所以他常常在十九世紀這個浪漫主義音樂為主流的環(huán)境下被視為是保守的傳統(tǒng)主義者。但是這一評價并不全面。如今,西方音樂學界不再把勃拉姆斯看成是保守主義作曲家,而認為他的創(chuàng)新與瓦格納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獲得的成就有著相同重要的地位,都對二十世紀音樂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事實上,在勃拉姆斯的一些作品中,特別是早期的一些鋼琴作品我們能明顯的感覺其中洋溢著浪漫主義情懷。本文試圖通過對其早期三首鋼琴奏鳴曲的研究,以全新的視角審視勃拉姆斯早期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和創(chuàng)作動機。通過理論研究對勃拉姆斯早期創(chuàng)作進行重新評價。 本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展開論述: 第一章19世紀的德國和勃拉姆斯藝術成長之路 這一部分是針對不同的史料進行匯總、比較、取舍,論述19世紀德國文化歷史背景。論述勃拉姆斯音樂成長歷程。從而在歷史上對其三首鋼琴奏鳴曲進行合理的定位。 第二章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勃拉姆斯鋼琴奏鳴曲 通過具體的技法將勃拉姆斯的三首奏鳴曲進行分析,比較。從而歸納總結出其奏鳴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創(chuàng)作理念和音樂風格。 第三章勃拉姆斯早期鋼琴奏鳴曲音樂風格特點簡要述評 最后一部分是通過對歷史的回顧、比較、分析勃拉姆斯及同時代的作曲家。意在證明其早期音樂中的創(chuàng)新,其音樂中的特有的勃拉姆斯式的浪漫主義色彩。最后還有后世人們對他的重新評價。其中最為重要的是1933年勛伯格在紀念勃拉姆斯誕辰100周年的電臺講座中首次指出勃拉姆斯是一位偉大的改革者。勛伯格的評價不僅在當時是獨樹一幟的,而且徹底打破了勃拉姆斯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更為重要的是掀起了西方音樂學界重新審視勃拉姆斯音樂的熱潮。
【關鍵詞】:勃拉姆斯 鋼琴奏鳴曲 浪漫主義色彩 風格特點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J624.1
【目錄】: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引言9-11
- 一、選題的目的及意義9
-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9-11
- 第一章 19 世紀的德國和勃拉姆斯藝術成長之路11-25
- 第一節(jié) 19 世紀德國的歷史和文化背景11-15
- 第二節(jié) 勃拉姆斯藝術成長之路15-25
- 第二章 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勃拉姆斯鋼琴奏鳴曲25-53
- 第一節(jié) 對古典傳統(tǒng)表白的《C 大調(diào)奏鳴曲》25-37
- 第二節(jié) 使勃拉姆斯成名的《f 小調(diào)奏鳴曲》37-49
- 第三節(jié) 體現(xiàn)個性的開山之作《升f 小調(diào)奏鳴曲》49-53
- 第三章 勃拉姆斯鋼琴奏鳴曲音樂風格特點以及簡要述評53-58
- 一、勃拉姆斯鋼琴奏鳴曲的創(chuàng)作特征53-55
- 二、勃拉姆斯鋼琴奏鳴曲音樂風格悖論以及形成原因55-58
- 結語58-60
- 附錄60-61
- 注釋61-64
- 參考文獻64-66
- 致謝66-67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6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蕾;;只能在最美的季節(jié)愛你[J];思維與智慧;2011年03期
2 李榮蘭;;嘉德威鋼琴故事——勃拉姆斯的鋼琴音樂[J];琴童;2011年08期
3 趙亮;;愛:莫扎特的音樂之魂——解讀《降E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KV282)Adagio樂章[J];鋼琴藝術;2011年08期
4 王德超;;淺析勃拉姆斯奏鳴曲Op120 No.2中的情感[J];大眾文藝;2011年12期
5 張楊;;析勃拉姆斯鋼琴小品四首(OP.119)的演奏風格與技巧[J];音樂生活;2011年09期
6 楊小麗;;淺談勃拉姆斯鋼琴變奏曲的創(chuàng)作風格[J];藝術教育;2011年08期
7 烏黎;;技巧和人文的結合—莫扎特鋼琴奏鳴曲風格淺談[J];內(nèi)蒙古藝術;2011年01期
8 吳亮花;;貝多芬《第21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曲體結構分析[J];大眾文藝;2011年15期
9 魏丹潔;;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月光”第一樂章演奏分析[J];大家;2011年14期
10 周明昆;;浪漫主義晚期德奧音樂中的“反瓦格納派”[J];黃河之聲;2011年1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淥洋;國交的勃拉姆斯回憶[N];音樂周報;2010年
2 陳立;“食古不化”的勃拉姆斯音樂[N];音樂周報;2003年
3 查尚;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N];經(jīng)濟參考報;2002年
4 代百生;重讀勃拉姆斯[N];音樂周報;2002年
5 全國政協(xié)委員 趙麗宏;音樂和詩誰也無法消滅[N];中國藝術報;2011年
6 鄧火;淺論普羅科菲耶夫鋼琴奏鳴曲[N];貴州民族報;2009年
7 昆鐵三中高三(7)班 夏南雁;鋼琴奏鳴曲[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02年
8 周楊;水藍 奧皮茲演繹勃拉姆斯[N];音樂周報;2002年
9 余中先;喜歡薩岡的“憂愁”[N];中華讀書報;2005年
10 劉雪楓;“煥然一新”的貝奇科夫[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蔣興忠;普羅科菲耶夫九首鋼琴奏鳴曲和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2 周雪豐;鋼琴音樂的力度形態(tài)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3 孫紅杰;飾變·混合·解構[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4 趙禮;萌芽·彌撒·基因·遺傳[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5 紀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音樂觀念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叢玉婷;勃拉姆斯鋼琴作品音樂特征分析[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2 樊麗娜;勃拉姆斯《f小調(diào)鋼琴奏鳴曲》(Op.5)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曾嘉婧;勃拉姆斯降E大調(diào)第二單簧管與鋼琴奏鳴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4 鄧曹爽;從羅杰·塞欣斯鋼琴奏鳴曲論其音樂創(chuàng)作觀念[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鄭熠;論勃拉姆斯三首鋼琴奏鳴曲的音樂風格[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簡引;勃拉姆斯第一鋼琴奏鳴曲之研究與演奏提示[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7 王碩;淺析勃拉姆斯《第二大提琴和鋼琴奏鳴曲》(Op.99)[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8 呂晨;勃拉姆斯鋼琴奏鳴曲的標題性內(nèi)涵[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9 王兵;淺析勃拉姆斯《降E大調(diào)單簧管與鋼琴奏鳴曲》OP.120 NO.2的鋼琴演奏[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10 周雪豐;勃拉姆斯幾首鋼琴作品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0683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68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