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柳斯《第三交響曲》結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5 01:10
本文關鍵詞:西貝柳斯《第三交響曲》結構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西貝柳斯 第三交響曲 主題派生 持續(xù)音 曲式結構
【摘要】:西貝柳斯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奠定芬蘭音樂的核心人物,1904至1907年創(chuàng)作的C大調(diào)《第三交響曲》是西貝柳斯通往“現(xiàn)代古典主義”(modern classicism)階段的宣言,它的創(chuàng)作手法與前兩部交響曲有所不同,具有古典主義的單純性與精簡風格。本論文力圖對《第三交響曲》的結構進行盡可能深入的系統(tǒng)研究和論述。本論文分為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以及結語五部分。引言部分概略介紹了西貝柳斯的創(chuàng)作生涯及《第三交響曲》創(chuàng)作技法和風格的轉(zhuǎn)變,第一到第三章分別以“派生性的主題結構”“持續(xù)音貫穿的織體結構”以及“變異的曲式結構”為綱系統(tǒng)論述了西貝柳斯《第三交響曲》的三個主要結構特點,結語部分總結了上述三章的論述,進而折射出這位偉大作曲家集大成、追求平衡的創(chuàng)作觀念。
【關鍵詞】:西貝柳斯 第三交響曲 主題派生 持續(xù)音 曲式結構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61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7
- 引言7-13
- 第一章 西貝柳斯《第三交響曲》派生性的主題結構13-52
- 第一節(jié) 原形主題的特點13-17
- 第二節(jié) 各樂章之間派生性的主題結構17-37
- 第三節(jié) 各樂章內(nèi)部之間派生性的主題結構37-52
- 第二章 西貝柳斯《第三交響曲》持續(xù)音貫穿的織體結構52-80
- 第一節(jié) 長音式持續(xù)音貫穿的織體結構52-66
- 第二節(jié) 音型化持續(xù)音貫穿的織體結構66-80
- 第三章 西貝柳斯《第三交響曲》變異的曲式結構80-96
- 第一節(jié) 主副部小二度調(diào)性關系的奏鳴曲式結構80-86
- 第二節(jié) 變奏原則貫穿的復三部曲式結構86-90
- 第三節(jié) 兩樂章結構表象下的復二部曲式結構90-96
- 結語96-97
- 參考文獻97-100
- 附錄:西貝柳斯作品目錄100-112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文章112-113
- 致謝11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孫宇超;;西貝柳斯《第七交響曲》衍生結構的分析與解讀[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2 趙;;;簡析西貝柳斯《a小調(diào)第四交響樂》(op.63)結構特征[J];音樂天地;2010年09期
3 金毅妮;;西貝柳斯交響曲構建的民族風格溯源[J];中國音樂;2009年03期
4 楊和平;;論展開性變奏手法及其發(fā)展[J];音樂研究;2007年04期
5 楊儒懷;自由曲式結構的形成與發(fā)展[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6 劉春榮;;西貝柳斯擴充下屬功能和聲的技法[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87年01期
7 李曦微;;西貝柳斯的交響樂[J];音樂藝術;1981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熊丹;回蕩于泥土之上的浪漫交響[D];西南大學;2008年
2 席勤;音程細胞技法在西貝柳斯第二交響樂中的運用[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本文編號:9145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9145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