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對話與體裁流動——民間音樂在北宋宮廷的傳入與接受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2-12-07 01:17
作為歷史語境中的文化樣式,音樂體裁并非循著一種線性邏輯興起和發(fā)展,而是受到所處歷史和社會環(huán)境的制約,并表現(xiàn)為特定的"時-空間"形式,隨著時空間的變遷而變遷。北宋宮廷中出現(xiàn)的大量民間音樂,是宮廷帝王妃嬪、文人士大夫和歌妓多方對話的結(jié)果。其對話的基本素材是具體的音樂體裁及其表演組織方式。民間音樂進入宮廷的首要前提是宮廷中的接受環(huán)境和語境,其次是體裁自身的適應性和可塑性。傳統(tǒng)的歷史音樂體裁屬性及其邊界,應在更具文化意義的、動態(tài)的層面加以理解和運用。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 宮廷內(nèi)的民間音樂
二、 北宋宮廷接受民間音樂的機制
1. 統(tǒng)治集團的喜好
2. 文人音樂家的中介
3. 禁止:宮廷對民間音樂的另一面態(tài)度
結(jié)論: 體裁流動背后的“對話關系”
其一,體裁的自適應性;
其二,表演者社會身份的流動性。
其三,體裁的文化身份轉(zhuǎn)變與認同,更大程度上,還有賴于受眾的文化/藝術素養(yǎng)和需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回歸歷史語境“講清楚”——以新的治史理念把握中國音樂文化的特色內(nèi)涵[J]. 項陽. 中國音樂學. 2016(01)
[2]重讀托多羅夫:反思巴赫金對話理論的核心概念[J]. 劉柏威. 外語學刊. 2015(01)
博士論文
[1]北宋音樂編年史[D]. 黃藝鷗.上海音樂學院 2013
本文編號:3711972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 宮廷內(nèi)的民間音樂
二、 北宋宮廷接受民間音樂的機制
1. 統(tǒng)治集團的喜好
2. 文人音樂家的中介
3. 禁止:宮廷對民間音樂的另一面態(tài)度
結(jié)論: 體裁流動背后的“對話關系”
其一,體裁的自適應性;
其二,表演者社會身份的流動性。
其三,體裁的文化身份轉(zhuǎn)變與認同,更大程度上,還有賴于受眾的文化/藝術素養(yǎng)和需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回歸歷史語境“講清楚”——以新的治史理念把握中國音樂文化的特色內(nèi)涵[J]. 項陽. 中國音樂學. 2016(01)
[2]重讀托多羅夫:反思巴赫金對話理論的核心概念[J]. 劉柏威. 外語學刊. 2015(01)
博士論文
[1]北宋音樂編年史[D]. 黃藝鷗.上海音樂學院 2013
本文編號:37119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7119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