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為公——中國民族音樂學的開拓者伍國棟
發(fā)布時間:2022-10-21 17:23
。颊咀1980年"首屆全國民族音樂學學術(shù)討論會"數(shù)起,取法西方的民族音樂學在中國的發(fā)展歷史不過四十年,可喜的是,它已經(jīng)成長為中國音樂學研究中頗具影響力的學科。這些成就的取得與呂驥、楊蔭瀏、黃翔鵬、高厚永等一大批杰出學人的努力分不開,其中伍國棟先生作為"‘中國民族音樂學’的開拓和踐行者"①從多個方面貢獻了"民族音樂學的中國經(jīng)驗",與同仁們?yōu)橹袊褡?nbsp;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點立足
兩種視野
三部代表作
四條路徑
五重角色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族音樂學視野下的樂種個案研究范例——《江南絲竹:樂種文化和樂種形態(tài)的綜合研究》簡評[J]. 謝建平. 人民音樂. 2013(03)
[2]滋蘭樹蕙 潤物無聲——讀《江南絲竹:樂種文化與樂種形態(tài)的綜合研究》[J]. 王曉平. 音樂研究. 2012(02)
[3]伍國棟與梅利亞姆“民族音樂學”闡釋之比較設(shè)想[J]. 周凱模. 人民音樂. 2012(02)
[4]伍國棟:“中國民族音樂學”的開拓與踐行者[J]. 項陽. 中國音樂. 2012(01)
[5]民族音樂學理論的實踐層面[J]. 伍國棟. 人民音樂. 2003(02)
[6]“納西古樂”名實談——答《人民音樂》記者問[J]. 伍國棟. 人民音樂. 1999(01)
[7]一部富有開拓性的音樂志書──《白族音樂志》讀后感[J]. 楊民康. 音樂研究. 1995(04)
[8]民族音樂現(xiàn)象系統(tǒng)化結(jié)構(gòu)的綜合研究[J]. 伍國棟. 音樂研究. 1989(01)
[9]通俗歌曲及其傳播的民間音樂本質(zhì)[J]. 伍國棟. 人民音樂. 1988(03)
[10]漢代雜技音樂[J]. 伍國棟. 中國音樂. 1986(04)
本文編號:3696065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點立足
兩種視野
三部代表作
四條路徑
五重角色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族音樂學視野下的樂種個案研究范例——《江南絲竹:樂種文化和樂種形態(tài)的綜合研究》簡評[J]. 謝建平. 人民音樂. 2013(03)
[2]滋蘭樹蕙 潤物無聲——讀《江南絲竹:樂種文化與樂種形態(tài)的綜合研究》[J]. 王曉平. 音樂研究. 2012(02)
[3]伍國棟與梅利亞姆“民族音樂學”闡釋之比較設(shè)想[J]. 周凱模. 人民音樂. 2012(02)
[4]伍國棟:“中國民族音樂學”的開拓與踐行者[J]. 項陽. 中國音樂. 2012(01)
[5]民族音樂學理論的實踐層面[J]. 伍國棟. 人民音樂. 2003(02)
[6]“納西古樂”名實談——答《人民音樂》記者問[J]. 伍國棟. 人民音樂. 1999(01)
[7]一部富有開拓性的音樂志書──《白族音樂志》讀后感[J]. 楊民康. 音樂研究. 1995(04)
[8]民族音樂現(xiàn)象系統(tǒng)化結(jié)構(gòu)的綜合研究[J]. 伍國棟. 音樂研究. 1989(01)
[9]通俗歌曲及其傳播的民間音樂本質(zhì)[J]. 伍國棟. 人民音樂. 1988(03)
[10]漢代雜技音樂[J]. 伍國棟. 中國音樂. 1986(04)
本文編號:36960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6960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