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板胡曲《河北花梆子》中弓法的演奏特點
發(fā)布時間:2021-10-28 23:41
《河北花梆子》作為由梆子腔劇種發(fā)展而成的板胡曲目之一,是傳統(tǒng)板胡曲的代表性作品,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作為傳統(tǒng)弓弦樂器曲目,其弓法更不容忽視。本文以論述《河北花梆子》中重要弓法為主要目的,以微探的研究方式結合樂曲中典型譜例的具體分析,總結出重要弓法的演奏特點,為更多《河北花梆子》的演奏者在弓法運用方面提供借鑒,同時提升演奏者對樂曲的分析能力。文章開篇從兩方面點明板胡演奏中弓法的重要性,隨后為了更充分的對作品中重要弓法的運用特點進行論述,筆者首先對樂曲內(nèi)容、結構作了簡述,其次也簡單闡述了樂曲中弓法的運用對同時代板胡作品演奏及創(chuàng)作的影響,并且在此基礎上“舉一反三”,為板胡演奏者今后在其他樂曲中對弓法的運用以及作曲家在板胡新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對弓法的設計提供思路,也為傳承發(fā)展板胡弓法做出思考,提出建議。試圖為板胡藝術的發(fā)展增磚添瓦。
【文章來源】:天津音樂學院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2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板胡演奏中弓法的重要性
(一)弓法是板胡練習和實踐的基礎
(二)弓法是演奏者對樂曲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的有利手段
二、《河北花梆子》中弓法的運用特點
(一)《河北花梆子》樂曲簡介
1.樂曲內(nèi)容及結構簡述
2.樂曲中弓法的運用對同時代板胡作品演奏及創(chuàng)作的影響
(二)《河北花梆子》中弓法的運用特點
1.“慢勁弓”的運用
2.“快勁弓”的運用
3.音效模仿弓法的運用
4.人物形象模仿弓法的運用
5.情感背景下弓法的綜合運用
三、關于《河北花梆子》中弓法運用引發(fā)的思考
(一)對演奏者的影響
(二)對創(chuàng)作者的影響
(三)對傳承發(fā)展板胡弓法的影響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板胡演奏藝術中的技術運用[J]. 史同同. 戲劇之家. 2016(16)
[2]二胡演奏中弓法的表情功能[J]. 陳智杰.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14(01)
[3]淺談板胡的演奏技巧[J]. 施媚. 黃河之聲. 2014(03)
[4]論板胡演奏中“情”的表達[J]. 孟全勝. 神州. 2013(01)
[5]淺論二胡敘事曲《新婚別》二度創(chuàng)作中弓法的技術把握[J]. 王垚磊. 內(nèi)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 2010(02)
[6]試論二胡運弓的基本原理[J]. 居文郁.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10(01)
[7]板胡藝術傳承發(fā)展的時代境遇[J]. 沈誠. 中國音樂. 2009(02)
[8]板胡演奏中的戲曲音樂審美趨向與文化內(nèi)涵[J]. 牛長虹. 戲曲藝術. 2009(01)
[9]淺析戲曲音樂風格的板胡獨奏曲[J]. 牛長虹. 東方藝術. 2008(S2)
[10]二胡板胡運弓異同析[J]. 史智軒. 科學之友. 2003(06)
碩士論文
[1]板胡發(fā)展現(xiàn)狀與傳承之我見[D]. 柳青.吉林藝術學院 2017
[2]板胡與河北梆子板胡左手演奏技法比較研究[D]. 張玉潔.中央音樂學院 2015
[3]求同存異 相得益彰[D]. 安靜.西安音樂學院 2014
[4]新中國不同時期板胡藝術的特點分析[D]. 馬末.中國音樂學院 2012
[5]河北梆子二六板式研究[D]. 史韻新.河北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463535
【文章來源】:天津音樂學院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2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板胡演奏中弓法的重要性
(一)弓法是板胡練習和實踐的基礎
(二)弓法是演奏者對樂曲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的有利手段
二、《河北花梆子》中弓法的運用特點
(一)《河北花梆子》樂曲簡介
1.樂曲內(nèi)容及結構簡述
2.樂曲中弓法的運用對同時代板胡作品演奏及創(chuàng)作的影響
(二)《河北花梆子》中弓法的運用特點
1.“慢勁弓”的運用
2.“快勁弓”的運用
3.音效模仿弓法的運用
4.人物形象模仿弓法的運用
5.情感背景下弓法的綜合運用
三、關于《河北花梆子》中弓法運用引發(fā)的思考
(一)對演奏者的影響
(二)對創(chuàng)作者的影響
(三)對傳承發(fā)展板胡弓法的影響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板胡演奏藝術中的技術運用[J]. 史同同. 戲劇之家. 2016(16)
[2]二胡演奏中弓法的表情功能[J]. 陳智杰.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14(01)
[3]淺談板胡的演奏技巧[J]. 施媚. 黃河之聲. 2014(03)
[4]論板胡演奏中“情”的表達[J]. 孟全勝. 神州. 2013(01)
[5]淺論二胡敘事曲《新婚別》二度創(chuàng)作中弓法的技術把握[J]. 王垚磊. 內(nèi)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 2010(02)
[6]試論二胡運弓的基本原理[J]. 居文郁.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10(01)
[7]板胡藝術傳承發(fā)展的時代境遇[J]. 沈誠. 中國音樂. 2009(02)
[8]板胡演奏中的戲曲音樂審美趨向與文化內(nèi)涵[J]. 牛長虹. 戲曲藝術. 2009(01)
[9]淺析戲曲音樂風格的板胡獨奏曲[J]. 牛長虹. 東方藝術. 2008(S2)
[10]二胡板胡運弓異同析[J]. 史智軒. 科學之友. 2003(06)
碩士論文
[1]板胡發(fā)展現(xiàn)狀與傳承之我見[D]. 柳青.吉林藝術學院 2017
[2]板胡與河北梆子板胡左手演奏技法比較研究[D]. 張玉潔.中央音樂學院 2015
[3]求同存異 相得益彰[D]. 安靜.西安音樂學院 2014
[4]新中國不同時期板胡藝術的特點分析[D]. 馬末.中國音樂學院 2012
[5]河北梆子二六板式研究[D]. 史韻新.河北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4635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4635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