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音樂的歷史積淀、生態(tài)結構及其研究的機制性因素——論明末至民國蘇州音樂文化的歷史發(fā)展及其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1-08-19 14:00
通過歷史積淀的梳理、生態(tài)結構的歸納,特別是"音樂人事與文化研究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到,蘇州城市的"四大音樂文化遺產"緣起、興旺、成熟及其"重心"遷徙的歷史場域,其中不同階段的音樂社會中所體現的音樂人事活動內容和方式,特別是在主要以"特殊機制"中宏觀和具體的因素促動下,它們發(fā)生了變化。我們明顯地感受到任何"音樂人事"的命運都與其"文化"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四大音樂文化遺產"的重心從原生地蘇州外移至新生地上海,并不說明其"衰退",而是要從另一個視角來看待它們的新發(fā)展。
【文章來源】: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8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文化運動中的琴人與琴會——論“怡園琴會”和“晨風廬琴會”在近代琴史上的價值與意義[J]. 戴微.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5(03)
[2]明代女性琴人史料之考訂與若干問題研究[J]. 戴微.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3(03)
[3]“音樂上海學”建構的理論、方法及其意義[J]. 洛秦.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2(01)
[4]從蘇州到上海:評彈與都市文化圈的變遷[J]. 唐力行. 史林. 2010(04)
[5]民族音樂學作用于歷史研究的理論思考和實踐嘗試[J]. 洛秦. 中國音樂學. 1999(03)
[6]譜式:一種文化的象征——古琴譜式命運的思考[J]. 洛秦. 中國音樂學. 1991(01)
本文編號:3351545
【文章來源】: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8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文化運動中的琴人與琴會——論“怡園琴會”和“晨風廬琴會”在近代琴史上的價值與意義[J]. 戴微.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5(03)
[2]明代女性琴人史料之考訂與若干問題研究[J]. 戴微.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3(03)
[3]“音樂上海學”建構的理論、方法及其意義[J]. 洛秦.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2(01)
[4]從蘇州到上海:評彈與都市文化圈的變遷[J]. 唐力行. 史林. 2010(04)
[5]民族音樂學作用于歷史研究的理論思考和實踐嘗試[J]. 洛秦. 中國音樂學. 1999(03)
[6]譜式:一種文化的象征——古琴譜式命運的思考[J]. 洛秦. 中國音樂學. 1991(01)
本文編號:33515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3515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