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協(xié)奏曲《楚頌》的創(chuàng)作特點與演奏技法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30 21:05
青年作曲家李博禪創(chuàng)作的雙胡琴與民族管弦樂隊作品《楚頌》于2014年11月首演成功,獲得了巨大的反響,之后作曲家又相繼創(chuàng)作了《楚頌》的多個版本,本文旨在研究二胡與鋼琴版本的《楚頌》。作品以歷史故事霸王別姬為基礎,以“英雄”與“愛情”為主題形象,展現(xiàn)出激烈的戰(zhàn)爭場面以及項羽與虞姬生死相隨、憂患與共的愛情。李博禪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且融合了許多現(xiàn)代演奏技巧!冻灐肪褪且皇字形骱翔档淖髌,這部作品不僅包括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傳承,還包括對西方音樂的參考與運用,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筆者將結(jié)合自身實際演奏的體會,從《楚頌》的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特點、演奏技法等幾個角度著手探析,從而準確的塑造音樂形象,闡述這部作品的藝術特色和思想內(nèi)涵。
【文章來源】:南京藝術學院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3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依據(jù)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目的
四、課題的重點、難點及預期結(jié)果
第一章 《楚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介紹
第一節(jié) 作者簡介
第二節(jié) 《楚頌》的創(chuàng)作背景
第三節(jié)《楚頌》的不同版本
第二章 《楚頌》的創(chuàng)作特點分析
第一節(jié) 《楚頌》的曲式結(jié)構分析
第二節(jié) 《楚頌》的主題音樂分析
一、主題及發(fā)展手法
二、調(diào)式調(diào)性
第三節(jié) 《楚頌》的多聲部分析
第三章 《楚頌》的演奏技法分析
第一節(jié) 核心主題的性格分析和演奏處理
一、英雄主題
二、愛情主題
第二節(jié) 對技巧的演奏處理
一、雙弦技巧
二、變換拍子與重音
三、Cadenza
第三節(jié) 對作品的整體把握
一、段落之間的轉(zhuǎn)換
二、整體風格把握
第四章 《楚頌》研究對二胡音樂發(fā)展的積極意義
第一節(jié) 青年二胡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
第二節(jié) 新興二胡曲的傳承與發(fā)展
結(jié)語
附錄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時代前沿的“歌頌者”——以二胡曲《楚頌》鋼琴版本中“雙主題”為例淺析其創(chuàng)作特點與演奏藝術特色[J]. 劉伯欣,金珊羽. 北方音樂. 2019(18)
[2]談民樂現(xiàn)代作品中鋼琴伴奏的演奏要點——以《楚頌》《如是》為例[J]. 侯嘉. 音樂生活. 2018(11)
[3]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關于二胡協(xié)奏曲《楚頌》的演奏分析[J]. 王建寶,王璽仲. 樂器. 2017(07)
[4]現(xiàn)代音樂中變換拍子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訓練[J]. 蔡悅. 音樂創(chuàng)作. 2013(01)
碩士論文
[1]談二胡作品《楚頌》的演奏技法特征[D]. 顧昂揚.天津音樂學院 2019
[2]雙胡琴作品《楚頌》演奏技法與二度創(chuàng)作[D]. 楊晶.泉州師范學院 2019
[3]二胡演奏音色變化研究[D]. 王琨.贛南師范大學 2018
[4]根植于傳統(tǒng) 融合于現(xiàn)代[D]. 張一可.河南大學 2018
[5]淺談《楚頌》在鍵笙上的移植與演奏[D]. 彭潔.武漢音樂學院 2018
[6]雙胡琴與民族管弦樂隊《楚頌》胡琴部分研究[D]. 馬太初.中央音樂學院 2016
本文編號:3169474
【文章來源】:南京藝術學院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3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依據(jù)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目的
四、課題的重點、難點及預期結(jié)果
第一章 《楚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介紹
第一節(jié) 作者簡介
第二節(jié) 《楚頌》的創(chuàng)作背景
第三節(jié)《楚頌》的不同版本
第二章 《楚頌》的創(chuàng)作特點分析
第一節(jié) 《楚頌》的曲式結(jié)構分析
第二節(jié) 《楚頌》的主題音樂分析
一、主題及發(fā)展手法
二、調(diào)式調(diào)性
第三節(jié) 《楚頌》的多聲部分析
第三章 《楚頌》的演奏技法分析
第一節(jié) 核心主題的性格分析和演奏處理
一、英雄主題
二、愛情主題
第二節(jié) 對技巧的演奏處理
一、雙弦技巧
二、變換拍子與重音
三、Cadenza
第三節(jié) 對作品的整體把握
一、段落之間的轉(zhuǎn)換
二、整體風格把握
第四章 《楚頌》研究對二胡音樂發(fā)展的積極意義
第一節(jié) 青年二胡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
第二節(jié) 新興二胡曲的傳承與發(fā)展
結(jié)語
附錄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時代前沿的“歌頌者”——以二胡曲《楚頌》鋼琴版本中“雙主題”為例淺析其創(chuàng)作特點與演奏藝術特色[J]. 劉伯欣,金珊羽. 北方音樂. 2019(18)
[2]談民樂現(xiàn)代作品中鋼琴伴奏的演奏要點——以《楚頌》《如是》為例[J]. 侯嘉. 音樂生活. 2018(11)
[3]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關于二胡協(xié)奏曲《楚頌》的演奏分析[J]. 王建寶,王璽仲. 樂器. 2017(07)
[4]現(xiàn)代音樂中變換拍子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訓練[J]. 蔡悅. 音樂創(chuàng)作. 2013(01)
碩士論文
[1]談二胡作品《楚頌》的演奏技法特征[D]. 顧昂揚.天津音樂學院 2019
[2]雙胡琴作品《楚頌》演奏技法與二度創(chuàng)作[D]. 楊晶.泉州師范學院 2019
[3]二胡演奏音色變化研究[D]. 王琨.贛南師范大學 2018
[4]根植于傳統(tǒng) 融合于現(xiàn)代[D]. 張一可.河南大學 2018
[5]淺談《楚頌》在鍵笙上的移植與演奏[D]. 彭潔.武漢音樂學院 2018
[6]雙胡琴與民族管弦樂隊《楚頌》胡琴部分研究[D]. 馬太初.中央音樂學院 2016
本文編號:31694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1694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