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第一屆音樂會演調(diào)查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01 16:32
新中國成立之初,現(xiàn)代傳媒尚未普及,舞臺藝術獨占鰲頭。“會演”作為最具吸引力的社會藝術實踐,對新中國音樂藝術的創(chuàng)作及推廣普及、民間藝術的挖掘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山東省第一屆音樂會演,是由政府相關文化部門主導,八個專區(qū)、四個省直屬市(濟南、青島、煙臺、淄博)、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濟部隊、及山東師范學院等省直藝術團體等15個單位參加的文藝會演活動,歷時12天,較全面反映了山東省在當時的音樂文化水平與狀況,對其后的音樂文化發(fā)展起到了較大影響。本文通過所搜集的大量有關山東省第一屆音樂會演的文史資料,結合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多元背景,試圖還原音樂會演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從而探討音樂會演形式對推動社會音樂文化的發(fā)展所起到的作用作出較為深入的探討。文章分為緒論、四個章節(jié)和結語,共六個部分介紹此次會演的舉辦情況,并進行了較深入研究。緒論,通過大量史料及研究文獻從選題由來與研究意義到研究現(xiàn)狀、研究思路與方法做了歸納梳理;第一章,主要對20世紀50年代的文藝會演進行了概述,并著重總結了1951年的山東省文工團、隊整訓會演、1954年為參加中央民間音樂舞蹈會演舉辦的節(jié)目選拔會演、1955年的青年業(yè)余文藝會演、1...
【文章來源】:山東藝術學院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山東省文化干部學校教師趙仁玉于1956年代表山東參加“第一屆全國音樂周”,照片由山東省藝術館田霞光拍攝,山東藝術學院竹笛教師曲廣義教授提供
月,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文藝界的橋梁紐帶,是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山東文聯(lián)對于本次會演也提出了三個問題:堅決貫徹“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方針;強調(diào)向民間音樂學習;通過本次會演達到團結的目的。山東省文聯(lián)在人員等方面都為本次會演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此外山東省文化局、山東省文聯(lián)聯(lián)合出版的“音樂會刊”深入到了群眾中去,對本次會演進行大力的報道,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1957年4月3日山東省文化局、山東省文聯(lián)在“音樂會刊”上發(fā)表關于“山東省第一屆音樂會演”的聯(lián)合通知:圖2-1出自于音樂會刊,第1期,第1頁。①《文藝志資料》(文藝會演、比賽專輯),山東省文化廳史志辦公室編,1992年5月.
編。一方面,各地鼓勵本地區(qū)的音樂工作者及愛好者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和演排,這使山東省第一次會演的節(jié)目得到了保障、工作得到了支持。另一方面,對各地音樂工作者和愛好者來說,首屆音樂會演為其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可以借助該活動平臺展現(xiàn)自己、交流經(jīng)驗、相互學習。濟南地區(qū):于 6 月 30 日成立了參加省第一屆音樂會演代表團。市文化局副局長在成立大會上作了指示,并任命團長。其組織團員們聯(lián)系節(jié)目,投入緊張的準備工作,在原有的藝術質(zhì)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東省第一屆音樂會演”與挫琴歷史淵源的認知[J]. 周明. 齊魯藝苑. 2009(06)
[2]“漁捕文化”論[J]. 胡淑芳.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05)
[3]“第一屆全國音樂周”的歷史敘述[J]. 陳乾. 中國音樂學. 2009(03)
[4]民間文藝匯演的歷史反思——保護民間音樂的一項措施[J]. 張振濤.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08(03)
[5]向母校匯報[J]. 張鳳良.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1992(04)
[6]記山東省第一屆音樂會演[J]. 梁耀燊. 人民音樂. 1957(09)
[7]山東省八月份將舉行音樂會演[J]. 張鳳良. 人民音樂. 1957(07)
[8]今年將舉辦第一屆音樂週[J]. 人民音樂. 1956(03)
碩士論文
[1]“泉城之秋”音樂會文藝會演調(diào)查與研究[D]. 楊柳.山東藝術學院 2018
[2]不同話語視角的上海三大報紙對音樂事件的表達與建構[D]. 謝晶晶.上海音樂學院 2010
[3]1956年第一屆全國音樂周的調(diào)查與研究[D]. 陳乾.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9
[4]1964年“全國少數(shù)民族業(yè)余文藝會演”的調(diào)查與研究[D]. 李煞.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8
[5]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的調(diào)查與研究[D]. 彭閃閃.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7
本文編號:3113640
【文章來源】:山東藝術學院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山東省文化干部學校教師趙仁玉于1956年代表山東參加“第一屆全國音樂周”,照片由山東省藝術館田霞光拍攝,山東藝術學院竹笛教師曲廣義教授提供
月,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文藝界的橋梁紐帶,是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山東文聯(lián)對于本次會演也提出了三個問題:堅決貫徹“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方針;強調(diào)向民間音樂學習;通過本次會演達到團結的目的。山東省文聯(lián)在人員等方面都為本次會演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此外山東省文化局、山東省文聯(lián)聯(lián)合出版的“音樂會刊”深入到了群眾中去,對本次會演進行大力的報道,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1957年4月3日山東省文化局、山東省文聯(lián)在“音樂會刊”上發(fā)表關于“山東省第一屆音樂會演”的聯(lián)合通知:圖2-1出自于音樂會刊,第1期,第1頁。①《文藝志資料》(文藝會演、比賽專輯),山東省文化廳史志辦公室編,1992年5月.
編。一方面,各地鼓勵本地區(qū)的音樂工作者及愛好者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和演排,這使山東省第一次會演的節(jié)目得到了保障、工作得到了支持。另一方面,對各地音樂工作者和愛好者來說,首屆音樂會演為其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可以借助該活動平臺展現(xiàn)自己、交流經(jīng)驗、相互學習。濟南地區(qū):于 6 月 30 日成立了參加省第一屆音樂會演代表團。市文化局副局長在成立大會上作了指示,并任命團長。其組織團員們聯(lián)系節(jié)目,投入緊張的準備工作,在原有的藝術質(zhì)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東省第一屆音樂會演”與挫琴歷史淵源的認知[J]. 周明. 齊魯藝苑. 2009(06)
[2]“漁捕文化”論[J]. 胡淑芳.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05)
[3]“第一屆全國音樂周”的歷史敘述[J]. 陳乾. 中國音樂學. 2009(03)
[4]民間文藝匯演的歷史反思——保護民間音樂的一項措施[J]. 張振濤.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08(03)
[5]向母校匯報[J]. 張鳳良.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1992(04)
[6]記山東省第一屆音樂會演[J]. 梁耀燊. 人民音樂. 1957(09)
[7]山東省八月份將舉行音樂會演[J]. 張鳳良. 人民音樂. 1957(07)
[8]今年將舉辦第一屆音樂週[J]. 人民音樂. 1956(03)
碩士論文
[1]“泉城之秋”音樂會文藝會演調(diào)查與研究[D]. 楊柳.山東藝術學院 2018
[2]不同話語視角的上海三大報紙對音樂事件的表達與建構[D]. 謝晶晶.上海音樂學院 2010
[3]1956年第一屆全國音樂周的調(diào)查與研究[D]. 陳乾.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9
[4]1964年“全國少數(shù)民族業(yè)余文藝會演”的調(diào)查與研究[D]. 李煞.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8
[5]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的調(diào)查與研究[D]. 彭閃閃.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7
本文編號:31136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1136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