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減字譜的造字原理與視覺審美
發(fā)布時間:2018-06-11 15:07
本文選題:減字譜 + 造字原理。 參考:《裝飾》2017年01期
【摘要】:2003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古琴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自近代開始衰落的古琴重新被世人關注。綿延千年的古曲在今日仍然能夠發(fā)出泠泠清音,依靠的是琴家的傳承和琴譜的記載。本文在梳理琴譜演變的同時,研究了減字譜的造字原理和版面裝幀,為觀看琴譜帶來一種新的審美視角。
[Abstract]:In 2003, UNESCO listed Guqin as "human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Thousands of years of ancient music is still able to send out cold clear tone, relying on the piano family heritage and music records. While comb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piano music,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inciple of character creation and layout of the subtraction spectrum, which brings a new aesthetic perspective for the viewing of the music.
【作者單位】: 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
【基金】:江蘇省2014年度“青藍工程”資助項目成果
【分類號】:J632.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曉君;葉Z^婷;周昌樂;;古琴減字譜的編碼與編輯方法[J];中國音樂學;2008年02期
2 喻輝;古琴減字譜音高信息電腦自動處理原理[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3年03期
3 李美燕;;高羅佩對古琴譜中“調(diào)意”、“指法手勢圖”與“減字譜”的研究──以《琴道》的論述為主[J];中國音樂學;2013年04期
4 劉洋;唐英敏;;一種古琴減字譜符號的結構化描述方法[J];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S2期
5 李村;;談古琴減字譜的節(jié)奏問題[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6 王魯陽;;看不懂的古琴譜[J];紫禁城;2006年05期
7 友人;;解“天書”——古琴減字譜[J];音樂愛好者;1980年04期
8 榮鴻曾 ,許健;打譜—七弦琴音樂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J];中國音樂學;1988年02期
9 王紅梅;古琴為什么要用減字譜[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10 李玫;;古琴減字譜中的隱藏智慧——古琴譜中獨有的律學資料展現(xiàn)出琴律發(fā)展歷程[J];中國音樂;2008年01期
,本文編號:2005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20057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