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shù)民族器樂專業(yè)課程教學的問題及對策
本文選題:少數(shù)民族器樂專業(yè) + 課程教學。 參考:《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年09期
【摘要】:少數(shù)民族器樂專業(yè)是以民族器樂學科的辦學模式和教學思路,以教授少數(shù)民族樂器為主要方向的新興器樂教學學科。但是,少數(shù)民族器樂專業(yè)課程教學存在教學方法陳舊、教材缺失與教學資源單一匱乏等問題。當前,少數(shù)民族專業(yè)應立足于少數(shù)民族文化傳統(tǒng),架設少數(shù)民族音樂教學思維,建立新型、系統(tǒng)、相對完善的少數(shù)民族器樂教學體系,藉此提高少數(shù)民族器樂專業(yè)課程教學的整體水平與層次,培養(yǎng)出更多少數(shù)民族器樂優(yōu)秀人才。
[Abstract]:The specialty of minority instrumental music is a new subject of instrumental music teaching, which is based on the mode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teaching ideas of the subject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and the teaching of musical instruments of ethnic minorities as the main direction.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minority instrumental music, such as the old teaching methods, the lack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lack of teaching resources. At present, minority majors should base themselves on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set up the teaching thinking of minority music, and establish a new, systematic and relatively perfect teaching system of minority instrumental music.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and level of the teaching of minority instrumental music course, cultivate more excellent talents of minority instrumental music.
【作者單位】: 赤峰學院音樂學院;
【分類號】:J632-4;G6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勁峰;變遷中的民族器樂[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吳雅蓉;;崎嶇的啟蒙之路——關于民族器樂考級的思考[J];藝苑;2006年04期
3 王瑋;;民族器樂的五線譜應用問題探究[J];藝術百家;2006年05期
4 廖丹;;構建具有“高職”特色的民族器樂課程[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22期
5 范紅玲;;制約我國民族器樂發(fā)展的微觀因素與對策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6 盧慧娟;侯騰;;關于我國民族器樂發(fā)展的幾點思考[J];黃河之聲;2010年07期
7 王燕姿;;關于民族器樂發(fā)展的幾點認識[J];大眾文藝;2011年15期
8 錢偉宏;;淺談藝術院校民族器樂專業(yè)教學、實踐與科研的關系[J];藝術教育;2011年12期
9 ;2012屆畢業(yè)生教學展演暨就業(yè)推介系列活動(二) 民族器樂教育系學生演出照片選登[J];音樂生活;2012年03期
10 蔣快安;;試論我國民族器樂在現(xiàn)當代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問題[J];大眾文藝;2012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趙鳳杰;孟子厚;;民族器樂最佳混響處理的初步聽覺實驗[A];2005年聲頻工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2 陳棟;;國樂飄香飄——論高師民族樂器課程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曹亞寧;央視舉辦民族器樂電視大賽[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2 樊祖蔭;民族器樂教育:別丟了傳統(tǒng)的口傳心授[N];中國藝術報;2013年
3 楊瑞慶;民族器樂怎么才能流行起來[N];中國藝術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張紅梅;莫讓民族器樂種類冷熱失衡[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4年
5 董大汗;民族器樂大賽讓民族音樂放異彩[N];中國藝術報;2009年
6 陳茴茴;守住民間 走向國際[N];音樂周報;2013年
7 董巖冰;振興民樂在變革中繼承和發(fā)展[N];中國藝術報;2007年
8 實習生 張巖 采訪整理;少數(shù)民族器樂的保護與傳承[N];中國民族報;2010年
9 記者 王泳紅;民族器樂成新寵[N];自貢日報;2005年
10 孫煥英;兩次民樂大賽的比較[N];音樂周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清濤;高中音樂課程民族器樂教學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2 申璐;當代中國小型民族器樂組合現(xiàn)狀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5年
3 黎瑛;中學音樂教育中民族器樂的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4 梁冉;1950—1966天津民族器樂發(fā)展初探[D];天津音樂學院;2016年
5 陸海星;論錄音及縮混技術對中國民族器樂聲音表現(xiàn)力的塑造及鍛造[D];吉林藝術學院;2016年
6 趙純;詩·情·意·韻—淺析幾首與詩詞相關的古箏作品[D];上海音樂學院;2016年
7 郭瑩瑩;中學音樂課堂民族器樂欣賞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年
8 劉雅麗;民族器樂植根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探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6年
9 張培;小學音樂“第二課堂”民族器樂教與學的現(xiàn)狀調查及發(fā)展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6年
10 丁英超;我國專業(yè)藝術院校民族器樂課程設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8915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89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