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年輪的文學文化理析
本文選題:歌詞創(chuàng)作 切入點:天籟之音 出處:《文藝爭鳴》2017年04期
【摘要】:正文學需要對音樂的感受性。如果沒有高山流水的雅致,沒有漁舟唱晚的爛漫,沒有天籟之音的悠遠與曠達,文學創(chuàng)作便可能行之不遠。同樣,文學研究也應該融入音樂感知的內(nèi)容,因為音樂與文學特別是詩歌息息相通。這樣的相通不單單體現(xiàn)在歌詞創(chuàng)作與曲譜、歌唱的關(guān)系,更主要的可能是旋律與歌唱對文學感興特別是詩性感興的承載與闡揚。
[Abstract]:Positive literature needs to be sensitive to music. Without the elegance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the late singing of fishing boats, and the distance and magnanimity of the sounds of nature, literary creation may not go far. Literary research should also incorporate the content of musical perception, because music and literature, especially poetry, are closely linked. Such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yric creation and composition, singing, etc. The main possibility is that melody and sing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iterary sense, especially poetic sensuality.
【作者單位】: 澳門大學中文系;
【分類號】:J614.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學成;談電視劇的歌詞創(chuàng)作[J];新聞出版交流;2002年Z1期
2 王聞中;;“委婉”四議——歌詞創(chuàng)作談[J];云嶺歌聲;2003年02期
3 趙向陽;白立平歌詞創(chuàng)作的審美境界[J];內(nèi)蒙古藝術(shù);2005年01期
4 ;歌詞創(chuàng)作愛好者作品專欄[J];音樂生活;2005年07期
5 ;歌詞創(chuàng)作愛好者作品專欄[J];音樂生活;2005年09期
6 ;歌詞創(chuàng)作愛好者作品專欄[J];音樂生活;2005年11期
7 ;歌詞創(chuàng)作愛好者作品專欄[J];音樂生活;2005年12期
8 ;歌詞創(chuàng)作愛好者作品專欄[J];音樂生活;2005年05期
9 ;歌詞創(chuàng)作愛好者作品專欄[J];音樂生活;2005年06期
10 ;歌詞創(chuàng)作愛好者作品專欄[J];音樂生活;2005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劉平;;高唱凱歌 奮斗不息——試論田漢抗戰(zhàn)時期的歌詞創(chuàng)作[A];田漢研究(第四輯)[C];2008年
2 蘇美倩;;淺談首屆閩南語原創(chuàng)歌曲大賽的歌詞創(chuàng)作特點[A];閩南文化新探——第六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為歌詞創(chuàng)作看病[N];人民日報;2000年
2 深圳商報記者 單中桂;會診中國當代歌詞創(chuàng)作[N];深圳商報;2002年
3 芳禾;歌詞創(chuàng)作美學路上的拓荒者[N];音樂周報;2007年
4 宋小明;歌詞創(chuàng)作群體現(xiàn)狀[N];音樂周報;2001年
5 通訊員 徐英;省音樂文學筆會暨魯小平歌詞創(chuàng)作研討會舉行[N];常德日報;2007年
6 潘文煌;給歌詞創(chuàng)作一席之地[N];安徽日報;2004年
7 羅曉玲;詞的風貌 詩的意蘊[N];廣西日報;2014年
8 石祥;與時俱進:讓歌成為流動的陽光[N];文藝報;2001年
9 楊叔化;淺談歌詞創(chuàng)作[N];音樂周報;2004年
10 曉光;捕捉歌詞創(chuàng)作的技巧[N];中國藝術(shù)報;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錢志中;新時期歌詞創(chuàng)作論[D];蘇州大學;2001年
2 王朋成;淺論塞克歌詞之美[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3 張煒玨;三毛歌詞創(chuàng)作與臺灣“現(xiàn)代民歌運動”[D];西南大學;2015年
4 李力;百年歌詞創(chuàng)作繁榮及其對新詩創(chuàng)作的啟示[D];四川大學;2006年
5 廖蓉;論香港流行音樂人林夕的歌詞創(chuàng)作[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6 韓雪瑩;田漢的歌詞創(chuàng)作與歌詞美學意義[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7 萬瑪項欠;論現(xiàn)代藏語歌詞[D];青海師范大學;2013年
8 張賀;漢語歌詞中隱喻應用的認知分析[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9 王曉明;畫外意,詞中情[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張修敏;歷史記憶與時代特征:轉(zhuǎn)型期歌詞的文化闡釋[D];漳州師范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16814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68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