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市民音樂產生的文化成因
本文關鍵詞: 兩宋 市民音樂 文化 出處:《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兩宋時期的市民音樂是中國古代音樂史上極其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在宋代城市的文化藝術活動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不僅如此,市民音樂本身也是一種完善多樣的音樂藝術,它產生于市民階級,發(fā)展于市民階級,成為當時市民階級喜聞樂見的音樂文化藝術。本文圍繞著市民音樂產生的文化成因來進行探究。全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兩宋市民音樂的本體。兩宋時期的市民音樂是宋朝時期流傳最廣,最受歡迎的一種音樂藝術形式,區(qū)別于前代的音樂形式,市民音樂在音樂內容和形式風格等方面都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在第一部分,筆者主要將市民音樂進行了分類(曲子詞(1)、說唱音樂和歌舞音樂),并且從音樂體裁、內容風格、流行程度等方面對市民音樂進行了闡述。第二部分:簡要的說明筆者對于文化的理解。從文化的角度研究市民音樂一些不可或缺的某些方面。第三部分:分析引發(fā)市民音樂存在的文化原因。主要從政治制度、經(jīng)濟積累、民族交流、人文事項、精神勢態(tài)等方面進行闡述說明。市民音樂體現(xiàn)了兩宋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兩宋文化也在市民音樂的流傳中發(fā)揮著作用。將市民音樂的研究以文化的角度來探究更加的科學。而透過文化層面,我們對市民音樂的認識也更加的全面。
[Abstract]:The folk music of the Song Dynasty w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and playe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activities of the cities in the Song Dynasty. Civic music itself is also a kind of perfect and diverse musical art. It comes from and develops from the civic clas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analysis of the Noumenon of the two Song dynasties. The music of the citizens of the Song Dynasty was the most widely spread in the Song Dynasty.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forms of musical art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musical form. The music of citizens has changed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and style of music. So in the first part, The author mainly classifies the music of the citizens (the lyrics of songs and songs, rap music and music of singing and dancing), and from the genre of music, the style of content, The second part is a brief explanation of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Some indispensable aspects of civic music are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Part three: analysis and quotation. The cultural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civic music. Mainly from the political system. Economic accumulation, ethnic exchanges, cultural matters, and the state of mind. Civic music embodies all aspects of the culture of the two Song dynasties. The culture of the two Song dynasties also plays a role in the spread of citizen music. The study of civic music is more scientific from a cultural point of view, and through the cultural level, we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ivic music.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6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應華;婦女在音樂中[J];人民音樂;2001年02期
2 于景春;民族地區(qū)音樂舞蹈復合型藝術師資培養(yǎng)模式的試驗研究[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楊婷;;音樂對舞蹈的影響及其作用[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4 張碧;;透視音樂在舞蹈中的重要地位[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5 黃曉坤;;淺談音樂在舞蹈中的作用[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6 李海燕;;畬族音樂舞蹈在麗水旅游產業(yè)運用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歌海;2010年05期
7 張龍;;舞蹈藝術中舞蹈與音樂的關系探微——舞蹈本位意識顯現(xiàn)[J];黃河之聲;2011年13期
8 ;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J];人民音樂;1957年04期
9 山口修,龔林;音樂的物質性、現(xiàn)象性、身體性、精神性——何謂亞洲、大洋洲音樂[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1989年04期
10 王士達;;音樂是怎樣產生的[J];音樂學習與研究;1993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萬依;;清代宮中的滿族音樂[A];滿學研究(第一輯)[C];1992年
2 姜萊;;音樂反應的生理心理研究文獻述評[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3 張?zhí)N華;于烈梅;單南;;挖掘承德滿族音樂 完善文化旅游精品產業(yè)的構想與實施[A];第七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2年
4 金娜;;二十年后,情人樹下還有普米族的歌嗎?——對《土風計劃—蘭坪項目組》村寨音樂傳承行為的人類學考察[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5 孫泓;;5—14世紀西域音樂舞蹈在朝鮮半島的傳播和影響[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一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09年
6 姚燕紅;;音樂舞蹈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作用[A];第二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鄭瑤瑤;;專業(yè)音樂院校女生的音樂聯(lián)覺的研究聆聽音樂所引發(fā)的情緒、聯(lián)覺、與音樂本體相關性及其產生原因[A];第四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伍剛碩 安順市民族事務委員會;試談安順布依族音樂舞蹈向外發(fā)展之路[N];貴州民族報;2011年
2 長安區(qū)鎬京中學 王艷;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知力[N];西安日報;2010年
3 桂文;描繪廣西音樂舞蹈藍圖[N];中國文化報;2001年
4 記者 劉茜;專題研討音樂舞蹈雜技類劇目[N];中國文化報;2012年
5 葛紅兵;上海:能否成為亞洲音樂劇中心[N];解放日報;2012年
6 本報記者 董大汗;音樂劇專職導演嚴重缺乏[N];中國藝術報;2013年
7 記者 江蕓涵;非延考區(qū)藝體專業(yè)文考分數(shù)線確定[N];四川日報;2008年
8 小樂;音樂治病與長壽[N];中國商報;2001年
9 記者 尹華平;加快廣西音樂舞蹈業(yè)發(fā)展[N];廣西日報;2001年
10 邵曉潔;草原樂海拾貝[N];中華讀書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小梅;唐代中日音樂文化交流史專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杰;音樂意象加工水平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3 范曉峰;音樂理解現(xiàn)象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4 喬邦利;中國當代中小型合唱創(chuàng)作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5 張曉娟;中國弦樂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覺嘎;西藏傳統(tǒng)音樂的結構形態(tài)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7 李曉囡;音樂存在方式的哲學歷史衍變[D];上海音樂學院;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旖;基于音樂美學的建筑生成系統(tǒng)[D];清華大學;2015年
2 葉屏屏;幼兒園音樂區(qū)域活動材料現(xiàn)狀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年
3 梁慧;音樂劇在中國的本土化[D];山西師范大學;2016年
4 原菽遙;兩宋市民音樂產生的文化成因[D];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5 饒箐;南豐儺舞音樂變遷的探究[D];廈門大學;2008年
6 董鄭峰;天津“廣東音樂”調查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7 王瀟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音樂團體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8 辛穎;“女子十二樂坊”的發(fā)展及存在方式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9 朱瑩;秦漢時期音樂科技史料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10 李平平;隋唐時期音樂科技史料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4974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497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