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粵北交互式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8 18:31
本文關鍵詞:吳粵北交互式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吳粵北 交互式電子音樂 “音樂生態(tài)” 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思維
【摘要】:作為中國電子音樂的領軍人物之一,作曲家吳粵北的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與科技發(fā)展緊密結合。在創(chuàng)作思維中,他使用了復調思維、主調思維、音響思維、逆向思維決定其電子音樂的創(chuàng)作和技術手段;在技術手段上,他使用了交互技術、控制技術、配器技術和作曲技術等綜合技術,以及軟硬件設備作為輔助手段,以提高交互式電子音樂的音樂性和自由性。筆者基于作曲家的電子音樂作品、相關樂譜材料,及其電子音樂相關的程序文件,探討并總結吳粵北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藝術特征及創(chuàng)作風格。
【關鍵詞】:吳粵北 交互式電子音樂 “音樂生態(tài)” 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思維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614.8
【目錄】:
- 中文摘要5
- Abstract5-6
- 引言6-9
- 第一章 吳粵北及其創(chuàng)作9-12
- 第一節(jié) 吳粵北簡介9-10
- 第二節(jié) 吳粵北的音樂創(chuàng)作10-12
- 第二章 吳粵北的“音樂生態(tài)”觀12-16
- 第一節(jié) 交互式電子音樂的特征12
- 第二節(jié)“音樂生態(tài)”觀形成背景12-13
- 第三節(jié)“音樂生態(tài)”觀的概念13-16
- 第三章 吳粵北交互式電子音樂作品技術手段16-29
- 第一節(jié) 交互技術16-18
- 第二節(jié) 控制技術18-22
- 一、觸發(fā)技術18-20
- 二、隨機控制技術20-22
- 第三節(jié) 作曲技術22-26
- 一、卡農(nóng)模仿技術22-24
- 二、“微復調”技術24
- 三、齊奏的配器技術24-25
- 四、頻譜作曲技術25-26
- 第四節(jié) 創(chuàng)作手段26-29
- 一、軟件平臺26-27
- 二、硬件設備27-29
- 第四章 吳粵北交互式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思維29-34
- 第一節(jié) 復調思維29-30
- 第二節(jié) 主調思維30
- 第三節(jié) 音響思維30-31
- 第四節(jié) 逆向思維31-34
- 第五章 吳粵北交互式電子音樂的藝術特點及創(chuàng)作風格34-39
- 第一節(jié) 吳粵北交互式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特點34-35
- 第二節(jié) 吳粵北交互式電子音樂的藝術特點35-37
- 一、中國題材的引用35
- 二、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結合35-36
- 三、夸張手法的運用36
- 四、有調性與無調性的結合36-37
- 五、預制與實時的交融37
- 第三節(jié) 吳粵北交互式電子音樂的創(chuàng)作風格37-39
- 一、音響的統(tǒng)一性37
- 二、創(chuàng)作手法的多樣性37-38
- 三、逆向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38-39
- 結語39-40
- 主要參考著作及文獻40-41
- 致謝4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許天鳴;;淺談20世紀初的音樂創(chuàng)新——格什溫與勛伯格的創(chuàng)作風格比較[J];劇作家;2008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甜甜;從《太一Ⅱ》、《紋》看中國當代電子音樂作品中的若干藝術特色[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11094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1094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