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以來的北京劇壇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7-10-05 13:10
本文關鍵詞:清代乾隆以來的北京劇壇探析
【摘要】:乾隆時期伴隨著秦腔演員魏長生和四大徽班相繼入京,花部亂彈對北京的主流聲腔昆腔造成了強烈的沖擊,北京劇壇的格局從而漸次發(fā)生改變。亂彈諸腔最終占領了整個北京劇壇,雅部昆曲生存的土壤逐漸貧瘠,它雖然進行了苦苦掙扎,但在清末也到了頻臨消失的險境。而伴隨著花雅聲腔格局的變化,北京劇壇也產(chǎn)生了一大痼疾,那就是表演形式的淫靡和思想內(nèi)容的低俗。
【作者單位】: 南通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乾隆以來 北京劇壇 亂彈 昆曲 陋習
【基金】:南通大學人才引進項目“會館演劇研究”(03080566)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會館演劇研究”(15BZW16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809.2
【正文快照】: 吳梅先生曾這樣概括清代的戲曲發(fā)展狀況:“乾隆以上有戲有曲,嘉道之際,有曲無戲,咸同以后實無戲無曲矣!盵1]P228這正是基于昆曲的興衰做出的判斷。日本學者青木正兒對雅部昆曲與花部亂彈之間的發(fā)展格局則以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周王室和各路諸侯的關系變化進行了類比:,
本文編號:9769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9769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