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演唱的氣、字、聲研究
本文關鍵詞:秦腔演唱的氣、字、聲研究
【摘要】:秦腔是主要流傳在我國陜西、甘肅兩省的地方戲曲之一,與全國其他地方戲曲相比,秦腔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更以其獨特的演唱特點,獨存的風格、面貌屹立在我國戲曲之林。前人對秦腔四大行當中的角色類型都已有論述,本文依據秦腔不同角色的演唱特點,將秦腔角色的演唱風格做出歸納,同時對秦腔四功中唱功的氣、字、聲三方面進行研究探討,試圖歸納與總結秦腔演唱的特點,以及秦腔演唱的變化發(fā)展趨勢。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筆者根據秦腔不同角色的演唱特點將秦腔角色的演唱風格歸納為七大類——蒼勁寬厚型、雄渾粗獷型、寬亮高亢型、瀟灑飄逸型、穩(wěn)重含蓄型、活潑明朗型與詼諧風趣型;第二部分,圍繞秦腔角色演唱中的用氣展開研究,梳理了秦腔行腔用氣的技巧與特點,并分析其運用丹田氣之成因;第三部分,結合秦腔演唱實例,對五音四呼、歸韻收聲十三轍等吐字規(guī)律與方法進行闡釋,同時總結出陜西關中方言的四聲與演唱時裝飾音運用的關系;第四部分,歸納了秦腔七種不同類型演唱風格的演唱用嗓方法及放音特點;第五部分,在總結了前四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得出,“吼”是秦腔演唱中的代表性特征,并發(fā)現近些年來秦腔演員在繼承演唱傳統、保留原有韻味的前提下,也借鑒歌唱的發(fā)聲方法或其他姊妹藝術的精華,力求使秦腔的演唱不斷適應社會發(fā)展、適應當代欣賞者的審美變化。由此證實秦腔演唱的漸變趨勢,正是以人為載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時俱進、傳承發(fā)展之客觀規(guī)律的體現。
【關鍵詞】:秦腔 演唱 氣 字 聲
【學位授予單位】:杭州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617.5
【目錄】:
- 致謝4-5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緒論9-19
- 1.1 選題緣由與研究對象9-13
- 1.1.1 研究緣起及意義9-10
- 1.1.2 研究對象10-13
- 1.2 研究綜述13-18
- 1.3 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18-19
- 2 秦腔角色演唱風格類型19-25
- 2.1 蒼勁寬厚型19-20
- 2.2 寬亮高亢型20-21
- 2.3 瀟灑飄逸型21-22
- 2.4 雄渾粗狂型22
- 2.5 穩(wěn)重含蓄型22-23
- 2.6 活潑明朗型23
- 2.7 詼諧風趣型23-24
- 小結24-25
- 3 秦腔演唱的“氣”25-30
- 3.1 秦腔演唱的運氣方法25-28
- 3.1.1 秦腔演唱的運氣技巧25-27
- 3.1.2 秦腔演唱的運氣特點27-28
- 3.2 秦腔演唱時運用“丹田氣”的原因分析28-29
- 小結29-30
- 4 秦腔演唱的“字”30-37
- 4.1 秦腔演唱中的吐字特點30-35
- 4.2 陜西關中方言的四聲與演唱時裝飾音運用的關系35-36
- 小結36-37
- 5 秦腔演唱的“聲”37-48
- 5.1 蒼勁寬厚型演唱特點37-39
- 5.2 寬亮高亢型演唱特點39-41
- 5.3 瀟灑飄逸型演唱特點41-43
- 5.4 雄渾粗狂型演唱特點43-44
- 5.5 穩(wěn)重含蓄型演唱特點44-45
- 5.6 活潑明朗型演唱特點45-46
- 5.7 詼諧風趣型演唱特點46
- 小結46-48
- 6 秦腔演唱的傳承與發(fā)展48-54
- 6.1 秦腔演唱的代表性特征48-50
- 6.2 秦腔演唱氣、字、聲的發(fā)展50-53
- 小結53-54
- 7 結語54-55
- 參考文獻55-58
- 附錄58-6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志瑛;淺析意大利那坡里民歌及演唱特點[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及表演版);2002年02期
2 米瑞玲;辰溪“茶山號子”及其演唱特點[J];中國音樂;2005年03期
3 尹建國;湘西苗族民歌及演唱特點[J];中國音樂;2005年01期
4 崔煥珍;;談普契尼筆下的女性人物及演唱特點[J];藝術教育;2007年11期
5 張群;;淺談龔琳娜的演唱特點給音樂教學帶來的啟示[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21期
6 徐幸;;淺談歐美流行音樂在不同風格中的演唱特點[J];大舞臺(雙月號);2009年06期
7 白小琴;;嘹歌演唱特點及形式美特征[J];民族藝術;2009年04期
8 鄔小中;;黔東土家族民歌及演唱特點[J];四川戲劇;2010年03期
9 王捷;賈春雷;;山東日照“滿江紅”的內容及演唱特點研究[J];黃河之聲;2010年23期
10 趙英;;淺談抗戰(zhàn)歌曲的演唱特點——以《松花江上》為例[J];黃河之聲;2011年1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陸梓;歌手離不開伴奏帶[N];音樂周報;2003年
2 張立海 孝義市碗碗腔劇團演出有限公司;淺談晉劇的唱腔與唱[N];科學導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娜;花腔女中音演唱特點的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范紅霞;論中國改編民歌的演唱特點[D];河南大學;2003年
3 陳昌秦;影視歌曲的演唱特點及其處理效果[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4 郭海明;普萊與特菲爾的演唱特點之對比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5 潘娜;中國改編民歌的演唱特點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4年
6 金雷;歌劇《游吟詩人》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及演唱特點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朱芾;聲樂套曲《祖國四季》藝術特色及演唱特點探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8 管簫;歌劇《屈原》中著名唱段的演唱特點和音樂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于瑛楠;莫扎特女高音演唱特點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謝s,
本文編號:8613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86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