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戲曲化表達看晉劇《紅高粱》的改編
本文關鍵詞:從戲曲化表達看晉劇《紅高粱》的改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正不同于晚近形成的評劇、滬劇、呂劇等年輕劇種,屬于梆子腔系統(tǒng)的晉劇,大致成型于清嘉慶后,與昆曲、秦腔、京劇等劇種一樣屬于積淀深厚、相對比較成熟的古老劇種,但同時,因為成熟,它與昆曲、京劇一樣在現(xiàn)代戲創(chuàng)作方面始終存在著瓶頸,這主要體現(xiàn)在表現(xiàn)現(xiàn)代生活時存在劇種傳統(tǒng)繼承的短板,以及作為起于鄉(xiāng)土民間的劇種卻遠離地氣,因而難見讓人眼前一亮的現(xiàn)代戲作品,而晉劇《紅高粱》卻是個例外。戲曲化的舞臺形式呈現(xiàn)出一個劇種所應
【作者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
【關鍵詞】: 《紅高粱》;戲曲作品;余占鰲;蹺功;山西省晉劇院;清嘉慶;紅高粱;莫言;蕭紅;《生死場》;
【分類號】:J825
【正文快照】: 不同于晚近形成的評劇、滬劇、呂劇等年輕劇種,屬于梆子腔系統(tǒng)的晉劇,大致成型于清嘉慶后,與昆曲、秦腔、京劇等劇種一樣屬于積淀深厚、相對比較成熟的古老劇種,但同時,因為成熟,它與昆曲、京劇一樣在現(xiàn)代戲創(chuàng)作方面始終存在著瓶頸,這主要體現(xiàn)在表現(xiàn)現(xiàn)代生活時存在劇種傳統(tǒng)繼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鴻庥;;《紅高粱》:貴陽大專師生議論熱點[J];電影評介;1988年07期
2 譚好哲;;《紅高粱》闡釋:理想與反思[J];電影評介;1988年08期
3 羅北凡;;誰說叫好必不上座——《紅高粱》上座引起的思索[J];電影評介;1988年08期
4 朱壽桐;;愈益丑陋的“蠻”刺激 談《紅高粱》等探索影片的追求[J];電影藝術;1988年07期
5 馬超;生命意識的張揚 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也談電影《紅高粱》現(xiàn)象[J];許昌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6 佘愛春;李艷;;生命狂歡·民族寓言·意識形態(tài)——電影《紅高粱》的一種讀解[J];電影評介;2007年22期
7 朱旭輝;;紅色·人物·民俗——重溫電影《紅高粱》[J];電影文學;2007年13期
8 彭立;;電影造型后的聲音美學——聲音和音樂對電影《紅高粱》敘事的推進和渲染[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年04期
9 沈媛媛;;解析電影《紅高粱》的色彩魅力[J];電影評介;2008年16期
10 喬成林;李曉飛;;后殖民主義解讀電影《紅高粱》[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2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一川;;養(yǎng)神還是養(yǎng)眼:文學與電影之間[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0年第4期(總第198期)[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為忠;《紅高粱》為啥有“甄[味”[N];解放日報;2014年
2 李sパ
本文編號:4580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45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