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墜子《摘棉花》的演唱處理
發(fā)布時間:2023-03-24 20:19
河南墜子,是河南傳統(tǒng)曲藝的代表,更是河南文化的"名片"。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河南墜子進入第一個發(fā)展高峰,以"墜子皇后"喬清秀為代表,唱片頻出,將河南墜子推向全國。《摘棉花》是曲藝家趙崢老師在1956年一唱成名的作品。其演唱時,在喬派墜子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唱腔輕快活潑、唱詞新穎不落俗套,畫面感很強。趙崢先生演唱風格自成一派,創(chuàng)立了"趙派墜子",并培養(yǎng)出一大批優(yōu)秀的墜子演員,又一次將河南墜子推向了高峰。作為新一代民族聲樂學習與演唱者,筆者于2018年參與河南省藝術基金舉辦"河南墜子中青年人才培養(yǎng)"項目時演唱了《摘棉花》,在科學發(fā)聲方法的平衡上與作品風格把握方面頗有感觸,欲成此文。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河南墜子《摘棉花》作品簡介
二、《摘棉花》唱段分析
三、《摘棉花》的演唱處理
(一)演唱音色的選擇
(二)作品風格的把握
本文編號:3769782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河南墜子《摘棉花》作品簡介
二、《摘棉花》唱段分析
三、《摘棉花》的演唱處理
(一)演唱音色的選擇
(二)作品風格的把握
本文編號:37697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76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