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再現(xiàn)——談民族歌劇《白毛女》重排版本
發(fā)布時間:2021-09-19 17:41
民族歌劇《白毛女》在我國歌劇史學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對我國歌劇舞臺實踐和歌劇理論研究均有深遠影響。文章在對歌劇《白毛女》歷史回顧的基礎(chǔ)上,分析了當代幾個重排版本《白毛女》在劇情、唱段、音樂、舞美等歌劇要素上的時代變化。試圖透過表演現(xiàn)象的分析,從美學、表演學、音樂學角度進行梳理,以期為經(jīng)典歌劇重排提供啟示和參考。
【文章來源】:戲劇文學.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歌劇《白毛女》早期創(chuàng)作回顧
二、重排《白毛女》的藝術(shù)分析
(一)主題思想的歷史延續(xù)
(二)歌劇情節(jié)的不斷精練
(三)歌劇音樂的新變化
1. 縮減音樂長度,考慮受眾性。
2. 新增音樂唱段,體現(xiàn)音樂性。
3. 人物塑造各異,突出獨特性。
(四)舞臺美術(shù)的新創(chuàng)意
三、對歌劇《白毛女》重排的思考
(一)故事是戲劇的根本
(二)角色要演出戲劇的靈魂
(三)音樂要充分表達情感
(四)舞美要使戲劇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有根有魂的形式之美——談民族歌劇《白毛女》和《馬向陽下鄉(xiāng)記》舞美設(shè)計[J]. 金卅. 歌劇. 2019(05)
[2]《白毛女》首席“喜兒”王昆[J]. 余瑋. 黨史縱橫. 2016(03)
[3]尤泓斐:從《白毛女》到《茶花女》[J]. 紫茵. 音樂愛好者. 2015(08)
[4]《白毛女》與民間文藝[J]. 段寶林. 民間文化論壇. 2012(05)
[5]文本、主題與意識形態(tài)的訴求——談歌劇《白毛女》如何成為“紅色”經(jīng)典作品[J]. 黃科安. 文藝研究. 2006(09)
[6]《白毛女》與賀敬之[J]. 何火任. 文藝理論與批評. 1998(02)
[7]歌劇《白毛女》在延安創(chuàng)作排演史實核述[J]. 朱萍. 新文化史料. 1995(02)
[8]在《講話》指引下中國民族新歌劇《白毛女》的誕生[J]. 王敬文. 武漢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2(03)
[9]回憶延安文藝座談會前后“魯藝”的戲劇活動[J]. 張庚. 戲劇報. 1962(05)
本文編號:3402053
【文章來源】:戲劇文學.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歌劇《白毛女》早期創(chuàng)作回顧
二、重排《白毛女》的藝術(shù)分析
(一)主題思想的歷史延續(xù)
(二)歌劇情節(jié)的不斷精練
(三)歌劇音樂的新變化
1. 縮減音樂長度,考慮受眾性。
2. 新增音樂唱段,體現(xiàn)音樂性。
3. 人物塑造各異,突出獨特性。
(四)舞臺美術(shù)的新創(chuàng)意
三、對歌劇《白毛女》重排的思考
(一)故事是戲劇的根本
(二)角色要演出戲劇的靈魂
(三)音樂要充分表達情感
(四)舞美要使戲劇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有根有魂的形式之美——談民族歌劇《白毛女》和《馬向陽下鄉(xiāng)記》舞美設(shè)計[J]. 金卅. 歌劇. 2019(05)
[2]《白毛女》首席“喜兒”王昆[J]. 余瑋. 黨史縱橫. 2016(03)
[3]尤泓斐:從《白毛女》到《茶花女》[J]. 紫茵. 音樂愛好者. 2015(08)
[4]《白毛女》與民間文藝[J]. 段寶林. 民間文化論壇. 2012(05)
[5]文本、主題與意識形態(tài)的訴求——談歌劇《白毛女》如何成為“紅色”經(jīng)典作品[J]. 黃科安. 文藝研究. 2006(09)
[6]《白毛女》與賀敬之[J]. 何火任. 文藝理論與批評. 1998(02)
[7]歌劇《白毛女》在延安創(chuàng)作排演史實核述[J]. 朱萍. 新文化史料. 1995(02)
[8]在《講話》指引下中國民族新歌劇《白毛女》的誕生[J]. 王敬文. 武漢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2(03)
[9]回憶延安文藝座談會前后“魯藝”的戲劇活動[J]. 張庚. 戲劇報. 1962(05)
本文編號:34020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4020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