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劇種留根,為傳承擔(dān)當(dāng)——寫在“泉州傀儡戲《目連救母》復(fù)排保存計劃”實施之際
發(fā)布時間:2021-08-31 07:19
<正>中國傀儡戲,源于周秦,興于漢唐,乃中國最古老之表演藝術(shù)。泉州傀儡戲,古稱懸絲傀儡,俗稱"嘉禮戲",今稱提線木偶戲。至遲于唐末五代即在泉州及周邊地區(qū)流行。泉州傀儡戲之《目連救母》,其來源尚待稽考。但眾多研究者認為,此劇歷經(jīng)長期搬演,補充,演變,至遲當(dāng)于明代成形。由于長期搬演之故,泉州傀儡戲在民間素有"目連嘉禮"的別稱。泉州傀儡戲《目連救母》僅演繹目連救母故事的"本戲",即有16節(jié)套,可連演30小時左右。
【文章來源】:福建藝術(shù). 2020,(08)
【文章頁數(shù)】:2 頁
本文編號:3374462
【文章來源】:福建藝術(shù). 2020,(08)
【文章頁數(shù)】:2 頁
本文編號:33744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3744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