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萊辛《漢堡劇評》中的教化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1-08-19 23:34
德國的啟蒙運動是在十八世紀歐洲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階級對立的情況下進行的,當時的文藝作品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成為這一特殊時期真實的折射影像。作品中確立的道德與理性觀念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對民眾的啟蒙教育,實現了德意志民族國家建立的教化功能。萊辛作為德國甚至整個歐洲啟蒙運動的先驅人物,是市民階級的戲劇實踐家和理論家。他以戲劇為啟蒙的工具,在戲劇中確立道德與理性觀念,《漢堡劇評》就是萊辛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將對萊辛《漢堡劇評》中的教化問題從不同的視角展開詳細論述。教化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本文先從“教化”這一特殊概念入手,審視萊辛何以成為與啟蒙“守衛(wèi)者”門德爾松不同的啟蒙“改良者”,從戲劇藝術方面挑戰(zhàn)“理性的權威”,進而討論到萊辛對傳統(tǒng)教化的“反叛”。他挑戰(zhàn)與反叛的對象從狹義上而言是具有相似性的,是萊辛對法國老師們的批判,這些批判的內容同時也是他作品《漢堡劇評》中教化觀的具體呈現。在萊辛那里,真實、自然的戲劇原則是首位的,于是相較于戲劇情節(jié)這一要素,性格成為了他最重視的東西,這便誕生了“神圣性格理論”。戲劇作為道德的學校和法律的補充,它的教化作用正是通過人物性格的示范來達成的,同時也因為受到了新興資產階...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選題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現狀分析
第一章 萊辛對傳統(tǒng)教化觀的反叛
第一節(jié) 萊辛的教化
一 《漢堡劇評》的成書
二 理性主義中的萊辛
三 萊辛的戲劇美學思想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中的教化
一 教化的語詞辨析
二 德國早期浪漫派的教化
三 東方藝術觀中的教化
第三節(jié) 萊辛的“反叛”
一 德國人的審美趣味
二 當下劇場的普遍現象
第二章 《漢堡劇評》中戲劇教化觀的呈現
第一節(jié) 戲劇教化中的真實與虛構
一 真實的戲劇原則
二 有目的的戲劇虛構
三 虛構的歷史人名與“鬼魂”
第二節(jié) 萊辛的神圣性格理論
一 表演藝術中的性格教化
二 典型性格
第三節(jié) 戲劇的社會教化
一 戲劇是“道德的學!
二 戲劇是“法律的補充”
第四節(jié) 教化的卡塔西斯
一 憐憫與恐懼
二 凈化與教化
第三章 對審美教化的思考
第一節(jié) 天才的理性教化
第二節(jié) 關于審美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萊辛對民族戲劇的認識與盧梭的內在關聯[J]. 王媛.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06)
[2]審美與教化[J]. 保利娜·馮·邦斯多夫,蕭俊明. 第歐根尼. 2014(01)
[3]德國哲學的第二個“四十年”:黑格爾之后到現象學誕生的過渡[J]. 趙敦華. 學術交流. 2014(05)
[4]亞里斯多德的準繩——論萊辛《漢堡劇評》對《詩學》的解釋[J]. 張輝.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1)
[5]對“教化”(Bildung)概念“翻譯”的哲學探討[J]. 吳濤. 研究生法學. 2009(06)
[6]狄德羅與萊辛:現實主義戲劇理論的先驅[J]. 谷容林. 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 2006(02)
[7]教化概念與文學史[J]. 蔡歡江. 蘭州學刊. 2006(02)
[8]“教化”的緣起、內涵及與道德教育的異同[J]. 曹影. 長白學刊. 2005(02)
[9]萊辛的戲劇美學與其方法論[J]. 王為群,張哲.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6)
[10]人·目的·解放·藝術——從中西文化比較的視界中看古今藝術目的論的嬗變[J]. 丁濤. 當代電影. 1988(04)
碩士論文
[1]萊辛詩性教化思想研究[D]. 韓雪.安徽師范大學 2018
[2]論萊辛的戲劇批評[D]. 鞠慧.南昌大學 2013
[3]論萊辛的啟蒙主義戲劇美學[D]. 牛霖霖.黑龍江大學 2011
[4]萊辛美學思想與現實主義文藝[D]. 熊敬忠.廣西師范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352350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選題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現狀分析
第一章 萊辛對傳統(tǒng)教化觀的反叛
第一節(jié) 萊辛的教化
一 《漢堡劇評》的成書
二 理性主義中的萊辛
三 萊辛的戲劇美學思想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中的教化
一 教化的語詞辨析
二 德國早期浪漫派的教化
三 東方藝術觀中的教化
第三節(jié) 萊辛的“反叛”
一 德國人的審美趣味
二 當下劇場的普遍現象
第二章 《漢堡劇評》中戲劇教化觀的呈現
第一節(jié) 戲劇教化中的真實與虛構
一 真實的戲劇原則
二 有目的的戲劇虛構
三 虛構的歷史人名與“鬼魂”
第二節(jié) 萊辛的神圣性格理論
一 表演藝術中的性格教化
二 典型性格
第三節(jié) 戲劇的社會教化
一 戲劇是“道德的學!
二 戲劇是“法律的補充”
第四節(jié) 教化的卡塔西斯
一 憐憫與恐懼
二 凈化與教化
第三章 對審美教化的思考
第一節(jié) 天才的理性教化
第二節(jié) 關于審美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萊辛對民族戲劇的認識與盧梭的內在關聯[J]. 王媛.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06)
[2]審美與教化[J]. 保利娜·馮·邦斯多夫,蕭俊明. 第歐根尼. 2014(01)
[3]德國哲學的第二個“四十年”:黑格爾之后到現象學誕生的過渡[J]. 趙敦華. 學術交流. 2014(05)
[4]亞里斯多德的準繩——論萊辛《漢堡劇評》對《詩學》的解釋[J]. 張輝.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1)
[5]對“教化”(Bildung)概念“翻譯”的哲學探討[J]. 吳濤. 研究生法學. 2009(06)
[6]狄德羅與萊辛:現實主義戲劇理論的先驅[J]. 谷容林. 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 2006(02)
[7]教化概念與文學史[J]. 蔡歡江. 蘭州學刊. 2006(02)
[8]“教化”的緣起、內涵及與道德教育的異同[J]. 曹影. 長白學刊. 2005(02)
[9]萊辛的戲劇美學與其方法論[J]. 王為群,張哲.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6)
[10]人·目的·解放·藝術——從中西文化比較的視界中看古今藝術目的論的嬗變[J]. 丁濤. 當代電影. 1988(04)
碩士論文
[1]萊辛詩性教化思想研究[D]. 韓雪.安徽師范大學 2018
[2]論萊辛的戲劇批評[D]. 鞠慧.南昌大學 2013
[3]論萊辛的啟蒙主義戲劇美學[D]. 牛霖霖.黑龍江大學 2011
[4]萊辛美學思想與現實主義文藝[D]. 熊敬忠.廣西師范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3523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35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