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明散曲》戲劇史料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8 07:28
論文以《全明散曲》中的戲劇史料為對象,主要研究明代散曲中的戲曲史料,具體而言:相對于現有戲曲理論研究成果,《全明散曲》中的戲曲史料能否提供新史料,提出新問題,或對舊問題的解決提供新視角,從而推動明代戲曲理論史的研究。在廣泛收集《全明散曲》中的戲曲史料的基礎上,進行整理、歸納和分析,除了緒論和結語之外,共分為四章來研究這些詠劇散曲。第一章研究詠劇散曲家,首先介紹明代詠劇散曲家的構成以及作品情況,對詠劇散曲家有個整體性的了解。其次對明代詠劇散曲家籍地和文化身份的統計、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明代詠劇散曲家在不同地域的演變、興衰狀況,及文化身份對明代詠散曲家創(chuàng)作的影響程度。第二章《全明散曲》中戲劇史料統計與分析,首先將《全明散曲》中出現的詠劇散曲史料進行分類整理。其次,從戲曲演出的角度出發(fā),把演出類詠劇散曲分為演劇活動、雜戲百戲演出、演出場所三節(jié)進行分析研究。第三章歌妓優(yōu)伶藝人的研究,論述詠劇散曲中體現出的演員的容貌之美和聲容之美,其次分析藝人的演藝活動,包括藝人的來源、艱苦的演藝生涯,最后分析藝人的命運,以及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第四章為專題研究,本章選取了詠劇散曲比較多的《西廂記》進行論述,...
【文章來源】:山西師范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13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論文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
第一章 詠劇散曲作家的構成
第一節(jié) 作家的構成以及作品的情況
第二節(jié) 作家的籍貫分布特點
第三節(jié) 作家的文化身份
第二章 《全明散曲》中戲劇史料統計
第一節(jié) 戲劇史料的分類
第二節(jié) 詠劇散曲中的劇目
第三節(jié) 雜技百戲演出
第四節(jié) 詠劇散曲中所見的演出場所
第三章 詠劇散曲中歌妓優(yōu)伶藝人研究
第一節(jié) 藝人的姿與藝
第二節(jié) 歌妓優(yōu)伶的演藝活動
第三節(jié) 藝人的歸宿
第四章 詠劇散曲專題研究
第一節(jié) 詠《西廂記》散曲專題研究
第二節(jié) 詠劇散曲家與男性藝人的同性之戀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陳鐸詠劇散曲的戲曲史價值探究[J]. 王陽. 文教資料. 2016(35)
[2]文士與優(yōu)伶的互動:明代戲曲搬演論的生成[J]. 郭英德,王萌筱. 中國社會科學. 2013(03)
[3]明清詠劇詩歌對于戲曲接受史研究的特殊價值[J]. 趙山林. 文學遺產. 2012(05)
[4]中國古代詠劇詩中的“交游”現象[J]. 包海英. 齊魯學刊. 2011(02)
[5]從詠劇詩看詩歌與戲曲文體表現的寬度與限度[J]. 吳晟. 文藝理論研究. 2010(02)
[6]近代詠劇詩歌簡論[J]. 趙山林. 文藝理論研究. 2006(01)
[7]明散曲發(fā)展歷程之重新認識[J]. 趙義山. 中國社會科學. 2006(01)
[8]清代中期詠劇詩歌簡論[J]. 趙山林.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1)
[9]清前期詠劇詩歌簡論[J]. 趙山林. 中華戲曲. 2004(01)
[10]色藝觀念、名角意識及文人情懷——論《青樓集》所體現的元曲時尚[J]. 杜桂萍. 文學遺產. 2003(05)
碩士論文
[1]詠劇詩歌若干問題研究[D]. 常鵬飛.蘭州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43371
【文章來源】:山西師范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13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論文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
第一章 詠劇散曲作家的構成
第一節(jié) 作家的構成以及作品的情況
第二節(jié) 作家的籍貫分布特點
第三節(jié) 作家的文化身份
第二章 《全明散曲》中戲劇史料統計
第一節(jié) 戲劇史料的分類
第二節(jié) 詠劇散曲中的劇目
第三節(jié) 雜技百戲演出
第四節(jié) 詠劇散曲中所見的演出場所
第三章 詠劇散曲中歌妓優(yōu)伶藝人研究
第一節(jié) 藝人的姿與藝
第二節(jié) 歌妓優(yōu)伶的演藝活動
第三節(jié) 藝人的歸宿
第四章 詠劇散曲專題研究
第一節(jié) 詠《西廂記》散曲專題研究
第二節(jié) 詠劇散曲家與男性藝人的同性之戀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陳鐸詠劇散曲的戲曲史價值探究[J]. 王陽. 文教資料. 2016(35)
[2]文士與優(yōu)伶的互動:明代戲曲搬演論的生成[J]. 郭英德,王萌筱. 中國社會科學. 2013(03)
[3]明清詠劇詩歌對于戲曲接受史研究的特殊價值[J]. 趙山林. 文學遺產. 2012(05)
[4]中國古代詠劇詩中的“交游”現象[J]. 包海英. 齊魯學刊. 2011(02)
[5]從詠劇詩看詩歌與戲曲文體表現的寬度與限度[J]. 吳晟. 文藝理論研究. 2010(02)
[6]近代詠劇詩歌簡論[J]. 趙山林. 文藝理論研究. 2006(01)
[7]明散曲發(fā)展歷程之重新認識[J]. 趙義山. 中國社會科學. 2006(01)
[8]清代中期詠劇詩歌簡論[J]. 趙山林.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1)
[9]清前期詠劇詩歌簡論[J]. 趙山林. 中華戲曲. 2004(01)
[10]色藝觀念、名角意識及文人情懷——論《青樓集》所體現的元曲時尚[J]. 杜桂萍. 文學遺產. 2003(05)
碩士論文
[1]詠劇詩歌若干問題研究[D]. 常鵬飛.蘭州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433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94337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