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裔實驗派劇作家張家平作品《中國色彩》之敘事策略
發(fā)布時間:2019-09-22 02:57
【摘要】:美國華裔戲劇作家張家平創(chuàng)作的實驗派戲劇舞臺作品《中國色彩》突破了以往傳統(tǒng)戲劇的敘事模式,主體框架上采用了分裂敘述的方法,將空間、時間層層分裂后,又巧妙地一一聚合,通過分裂產(chǎn)生了巨大的聚合效應,從而豐富了傳統(tǒng)戲劇劇本和舞臺的敘事容量。凌亂、分散的敘事片斷打破空間與時間的常規(guī)敘事,從不同角度烘托、強化了主題。此外,張家平的戲劇在主題的選取和敘事的風格上也不同于當代其他美國華裔戲劇作家,他將電影、繪畫、舞蹈等諸多現(xiàn)代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應用于戲劇舞臺劇本創(chuàng)作之中,身為劇作家的張家平不再僅僅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他穿梭于舞臺故事情節(jié)之中,和臺上的演員一起交替陳述,以多變的敘事視角向人們講述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歷史。就像孩童手中的萬花筒,五顏六色的碎片卻拼合成一幅幅主題相同的美麗圖案。 本論文將以張家平《東西四重奏》中《中國色彩》的劇本為研究對象,結(jié)合后戲劇劇場的相關理論,重點研究其獨特的多線條、多層次的敘事策略,并介紹這一實驗派華裔劇作家對表演、詩歌、舞蹈、繪畫、電影等諸多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綜合運用。另外,通過對張家平作品《中國色彩》劇本的解讀和分析,重新認識戲劇的基本構成要素,找到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戲劇創(chuàng)作方法。本論文認為,后戲劇劇場時代下的戲劇作品拉近了舞臺與觀眾、文本與讀者的距離,通過對《中國色彩》的題材、創(chuàng)作風格和敘事策略的論述、評析,可以更有力地向人們證實這種集多種元素、諸多表現(xiàn)手法于一身的戲劇作品不但順應了當前劇場觀眾和戲劇作品讀者的品位需求,而且也是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戲劇發(fā)展的潮流。 由此可見,戲劇舞臺上的一切變化或者實驗性創(chuàng)作都可以為人們帶來全新的文化體驗。張家平實驗派的創(chuàng)作風格不但給戲劇舞臺帶來新的視覺感應,而且推動了戲劇在多元文化中的發(fā)展。本文旨在通過對張家平在其劇目《中國色彩》中實驗派創(chuàng)作的剖析,來向大家介紹戲劇舞臺上多種文化元素的融合的大方向。通過對張家平獨特的敘事策略來鼓勵人們在戲劇創(chuàng)作上大膽創(chuàng)新,推動戲劇向更加開放、多元化發(fā)展。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J805
本文編號:2539710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J80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健,林蕾;先鋒戲劇:對誰說話[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2 黃振林;先鋒戲劇的逆向思維[J];當代戲劇;2001年06期
3 龐彥強;;后戲劇時代的戲劇[J];大舞臺;2008年01期
4 馬愛平;;分裂的敘述 聚合的效應——論《財主底兒女們》的家族敘事[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5 華明;西方先鋒戲劇的時空變幻[J];戲劇;2001年03期
6 陳龍;新時期探索性戲劇的舞臺語匯及其藝術價值[J];學術交流;1998年05期
,本文編號:25397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39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