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子君”到“嬋娟”探析施光南歌劇中的女性角色
[Abstract]:"Zi Jun" and "grace Juan" are the main female characters in Shi Guangnan's two operas, respectively. Shi Guangnan molded the two women with different musical conception and arrangement. In the century-old history of opera creation, people were deeply impressed by numerous female characters, but the artistic value of the two characters "Zijun" and "grace" occupied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opera, and the classical tracks of the two characters were also loved by the sing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usical images of "Zijun" and "grace" by means of comparison, and probes into the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Shi Guangnan's opera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the singers who sing the main tracks of these two female characters for the first time.
【作者單位】: 廣東嶺南師范學(xué)院音樂學(xué)院;
【分類號】:J617.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孫曉春;子君詠嘆調(diào)的音樂形象與藝術(shù)處理[J];黃鐘.武漢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2000年S1期
2 龔琪;施光南與歌劇《屈原》[J];人民音樂;2003年06期
3 居其宏;歌劇情結(jié):從《傷逝》到《屈原》——簡評施光南的歌劇創(chuàng)作[J];人民音樂;1999年04期
4 孫允文;歌劇《屈原》啟示錄[J];人民音樂;1999年04期
5 周進華;;談歌劇表演與歌劇藝術(shù)[J];藝術(shù)教育;2008年11期
6 房長永;;歌劇舞臺表演藝術(shù)我見[J];音樂生活;2006年04期
7 李芳屹;;女性·審美·文化——20世紀中國歌劇女性主題研究[J];音樂創(chuàng)作;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媛媛;;試從歌劇《傷逝》看中國歌劇的未來發(fā)展趨勢[J];北方音樂;2011年08期
2 史玉學(xué);;民族聲樂教學(xué)與歌劇表演藝術(shù)的鏈接[J];赤峰學(xué)院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2年10期
3 徐磊;;施光南聲樂作品中襯詞襯腔的特點及演唱分析[J];大舞臺;2010年07期
4 徐磊;;細膩溫婉 蕩氣回腸——歌劇《屈原》的抒情性特征窺探[J];電影評介;2010年08期
5 鄧勤;;歌劇《屈原》中嬋娟角色的演唱技術(shù)研究——以三首詠嘆調(diào)為例[J];大眾文藝;2011年07期
6 史曉麗;;論歌劇《屈原》中嬋娟的藝術(shù)形象[J];大舞臺;2013年06期
7 葉夢萍;;談歌劇《傷逝》中的文學(xué)悲劇色彩——以子君詠嘆調(diào)《不幸的人生》為例[J];歌海;2013年02期
8 王夢瑩;;民族歌劇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分析[J];大舞臺;2014年08期
9 郭超;;淺析歌劇《傷逝》[J];才智;2014年17期
10 徐磊;;歌劇《傷逝》的抒情性特征分析[J];黃河之聲;2010年04期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艷芳;中國現(xiàn)代經(jīng)典歌劇的里程碑[D];云南大學(xué);2010年
2 楊靖;歌劇《傷逝》重唱作品的演唱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3 管簫;歌劇《屈原》中著名唱段的演唱特點和音樂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4 郭婧;“悲劇”—“英雄”—“愛情”從《白毛女》和《蒼原》女主人公藝術(shù)形象的分析中微觀中國歌劇女性形象[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2011年
5 蔡諍諍;中國民族歌劇的女性主義印象[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6 闞志偉;追求自由愛情,,歌唱人性解放[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2年
7 楊霞;《傷逝》中子君主要唱段的演唱分析與藝術(shù)處理[D];四川師范大學(xué);2011年
8 余佳;歌劇《傷逝》的藝術(shù)特征及其對中國歌劇發(fā)展的啟示[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3年
9 歐璐莎;論中國歌劇音樂創(chuàng)作自我品質(zhì)的確立[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6年
10 盧燕楠;施光南,你在哪里?[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郭建民;20世紀20-60年代的中國歌劇表演藝術(shù)[J];音樂研究;2002年01期
2 詹橋玲;中國新歌劇中的女性意識[J];中國音樂學(xué);2003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萍;葉楠;;李玉電影中的女性角色關(guān)系探析[J];南昌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04期
2 崔睿;;導(dǎo)演的伊底——論金基德電影《藍色大門》中的女性角色[J];電影文學(xué);2012年22期
3 羅薇;;李安電影中女性角色的隱喻性讀解[J];當代電影;2013年08期
4 王勇;女性角色意識淺議[J];湖北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6年06期
5 包和平;圖書館女性角色分析[J];云南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6年02期
6 徐娟;;從流行語看日本女性角色的轉(zhuǎn)變[J];語文學(xué)刊;2014年06期
7 萬蕓蕓;;中國古裝懸疑劇女性角色分析[J];電影文學(xué);2014年06期
8 李秋實;;李玉電影中女性角色的比較與分析[J];青年文學(xué)家;2013年22期
9 羅穎芳;姚蕾;;從異地戀口述案例看現(xiàn)代女性角色的期待與受限[J];青春歲月;2013年16期
10 吳娟娟;;傳播學(xué)視野中電視劇女性角色研究——以電視劇《京華煙云》、《激情燃燒的歲月》為例[J];決策探索(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商果;女性角色在分化[N];中國婦女報;2002年
2 任松筠;男性視角里的新女性角色[N];新華日報;2005年
3 觀熙;一條褲子引發(fā)的思考[N];中國婦女報;2013年
4 娜捷;女性影人和女性影片重現(xiàn)輝煌[N];文匯報;2003年
5 沈雪音;3D之后還有什么[N];文藝報;2012年
6 ;游戲內(nèi)外的女性影像[N];中國婦女報;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書娟;幼兒園教材中的女性角色研究[D];河南大學(xué);2011年
2 蔡佳畦;近現(xiàn)代土默特蒙古族與漢族女性角色比較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2011年
3 謝更巧;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女性角色地位研究[D];福州大學(xué);2004年
4 白倩;我國傳統(tǒng)女教對現(xiàn)代女性角色的啟示[D];重慶師范大學(xué);2014年
5 霍鈺坤;20世紀30年代上海女性角色轉(zhuǎn)換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6 李淑明;歌劇《唐·璜》中女性角色的音樂形象塑造[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7年
7 王美玲;從纏足習(xí)俗看中國古代的女性角色[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3年
8 盧霞;變遷村落文化中的女性角色[D];四川大學(xué);2005年
9 耿澤巖;高中語文教材中女性角色的缺失與回歸[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14年
10 石瀟;論歌劇《悲愴的黎明》女主角的藝術(shù)形象與唱段分析[D];西安音樂學(xué)院;2014年
本文編號:24000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40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