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的生機與危機——以袁牧之的演出和劇作為中心
[Abstract]:Taking Yuan Muzhi's unique performance ideal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ombining his drama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ideal to the actor's subjectivity, and then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his performance practice are put forward. This paper holds that Yuan Muzhi's plays project the signs of his drama practice and living state at the text-texture level and reveal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the latter two.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art and reality is too close, but it causes the crisis of performance. For the petty-bourgeois youth of the 1920s and 1930s, this crisis meant the brewing of new historical possibilities.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分類號】:I207.3;J80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瑩寫給英子的信[J];新文學(xué)史料;198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東會;英語“有標記搭配”及翻譯舉隅[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xué)學(xué)報;2001年02期
2 李星亮;T.S.艾略特《荒原》中的女性形象透視[J];安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5年04期
3 陳研;;T·S·艾略特的宗教觀對其詩歌藝術(shù)的影響[J];長城;2011年06期
4 郭磊;李婕昕;;媒介圖騰——“杰·阿爾弗萊特·普魯弗洛克的情歌”中的視覺文化[J];長城;2011年08期
5 朱望;;論T.S.艾略特的文化自然發(fā)展觀[J];重慶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0年06期
6 任惠,褚茜;談布萊克和艾略特意象運用的相似性[J];巢湖學(xué)院學(xué)報;2004年05期
7 朱曉英;;艾略特的宗教文學(xué)思想述評[J];巢湖學(xué)院學(xué)報;2007年01期
8 張靜;;現(xiàn)代性境遇下價值秩序的顛覆及哲學(xué)反思[J];長沙大學(xué)學(xué)報;2009年01期
9 梁堂華;;徐特立與田漢的一生情誼[J];徐特立研究(長沙師范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08年02期
10 陳洪麗;王彥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艾略特的《傳統(tǒng)與個人才能》文學(xué)觀管窺[J];電影文學(xué);2009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葉舒憲;;論20世紀文學(xué)與人類學(xué)的同構(gòu)與互動——從超現(xiàn)實主義到魔幻現(xiàn)實主義[A];東方叢刊(2001年第2輯 總第三十六輯)[C];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惠;“理論旅行”——“新批評”的中國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1年
2 姚成麗;游走于政治與文學(xué)間的精神流變[D];山東大學(xué);2011年
3 許琛;阿沃·帕特鐘鳴音樂研究[D];上海音樂學(xué)院;2011年
4 王林;論田漢的戲劇譯介與藝術(shù)實踐[D];復(fù)旦大學(xué);2004年
5 楊新宇;復(fù)旦劇社與中國現(xiàn)代話劇運動[D];復(fù)旦大學(xué);2005年
6 鮑昌寶;中國現(xiàn)代詩歌都市話語研究[D];南京大學(xué);2002年
7 張勇;前期創(chuàng)造社期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6年
8 肖祥;澹泊論[D];中南大學(xué);2007年
9 鄧艷艷;在但丁影響下的T·S·艾略特[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07年
10 張高杰;中國現(xiàn)代作家日記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島;論索爾·貝婁短篇小說中的敘事倫理[D];湘潭大學(xué);2010年
2 孫嘉琪;論卞之琳三十年代詩歌的“化古”[D];南京大學(xué);2011年
3 高海燕;“窗洞”的藝術(shù)[D];四川外語學(xué)院;2011年
4 雷曉紅;田漢戲劇批評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xué)院;2011年
5 王亞文;伊夫林·沃《一把塵土》的象征解讀[D];安徽大學(xué);2011年
6 胡新華;話語與地理的向度[D];新疆師范大學(xué);2010年
7 王曉光;俄漢人稱指示語對比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2011年
8 魏冬;西方荒野意象的女性主義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1年
9 吳武洲;從幽婉的情思到哲學(xué)的冥想[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00年
10 徐文貴;《荒原》:互文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蕾;第一位在銀幕上唱《義勇軍進行曲》的人——袁牧之電影藝術(shù)創(chuàng)作座談會綜述[J];當代電影;2002年02期
2 今哲;新中國電影事業(yè)開拓者袁牧之[J];今日浙江;2004年04期
3 郭學(xué)勤;;袁牧之——人民電影的開拓者和奠基人[J];今日浙江;2006年04期
4 楊新宇;李欣;;沒有被遺忘的電影大師——評《人民電影的奠基者:寧波籍電影家袁牧之紀念文集》及《千面人生——袁牧之傳》[J];中國出版;2007年05期
5 魯明;;解讀興山——紀念袁牧之誕辰100周年[J];電影藝術(shù);2009年03期
6 趙實;;在袁牧之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J];當代電影;2009年07期
7 劉麗娟;;紀念“長影”的開拓者袁牧之同志[J];當代電影;2009年07期
8 楊海洲;生聚嫌年短 死別恨月長──為緬懷袁牧之同志而作[J];當代電影;1999年05期
9 路金戈;;“千面人”袁牧之的電影人生[J];名人傳記(上半月);2010年08期
10 楊洪玲;重讀袁牧之[J];電影;2004年05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本報記者 何曉詩;電影藝術(shù)家袁牧之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京舉辦[N];中國電影報;2009年
2 張煜;袁牧之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京舉行[N];文藝報;2009年
3 ;袁牧之[N];吉林日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何曉詩;開創(chuàng)農(nóng)村電影可持續(xù)發(fā)展新天地[N];中國電影報;2009年
5 金寶山;袁牧之與《馬路天使》[N];中國檔案報;2005年
6 朱世藕;袁牧之和昆曲進京[N];文藝報;2007年
,本文編號:23007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0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