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戲劇文化觀念場域
本文選題:戲劇文化 + 國劇運動; 參考:《文藝爭鳴》2015年09期
【摘要】:正在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將近百年之際,我們有必要對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百年文化進(jìn)行反思。"五四"究竟是屬于中國的文藝復(fù)興還是中國的啟蒙運動,曾經(jīng)有過不同的看法。胡適認(rèn)為,"五四"是中國的文藝復(fù)興,他列舉了多種理由來說明,其中最重要的有,中國的文藝復(fù)興是"一場有意識的反抗傳統(tǒng)文化中許多思想習(xí)俗的運動"。中國的文藝復(fù)興的"目標(biāo)和前途就是一個古老民族和古老文明的再生"。(1)而李長之在40年代提出,
[Abstract]:"We need to reflect on the century-old culture of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at a time of nearly 100 years since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began to rise." Wheth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belongs to the Renaissance of China or the Enlightenment of China, there have been different views. According to Hu Shi, the May 4th Movement was China's Renaissance, and he cited a variety of reasons, 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was that China's Renaissance was "a conscious movement against many ideas and customs in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goal and future of China's Renaissance is the regeneration of an ancient nation and ancient civilization", and Li Changzhi put it in the 1940s.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xué)傳媒與國際文化學(xué)院;
【分類號】:J809.2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序;;全國戲劇文化獎?wù)骷髌穂J];四川戲劇;2010年03期
2 蔡體良;;網(wǎng)絡(luò)與戲劇文化[J];福建藝術(shù);2010年04期
3 張革新;;論戲劇文化的作用——從甘肅建設(shè)戲劇大省說起[J];科學(xué)經(jīng)濟(jì)社會;2011年02期
4 朱小如;也談“戲劇文化”[J];上海戲劇;1987年03期
5 孫玫;“三大戲劇體系”說和“三種古老戲劇文化”說辨析[J];藝術(shù)百家;1994年02期
6 葛淑敏;“情──美”與“善──美”──中日戲劇文化傳統(tǒng)的異同[J];戲劇(中央戲劇學(xué)院學(xué)報);1995年02期
7 賈云雷;;談戲劇文化的群眾性[J];劇作家;2013年01期
8 田宜;;戲劇文化大廈的強力支點[J];戲曲研究;2003年02期
9 李真瑜;明中后期北京的戲劇文化[J];北京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3年04期
10 楊天在;避暑山莊的戲劇文化[J];大舞臺;2003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首屆全國戲劇文化獎落下帷幕 遂寧市川劇團(tuán)劉德君榜上有名[A];中國演員(2010年第6期總第18期)[C];2010年
2 ;第八屆全國戲劇文化獎揭曉 遂寧市兩件作品獲獎[A];中國演員(2013年第1期總第31期)[C];2013年
3 酈子柏;;老驥伏櫪 志在耕耘——《導(dǎo)表演藝術(shù)論集》獲獎感[A];中國演員:2013年第3期(總第33期)[C];2013年
4 王如昆;;京劇的形成與發(fā)展[A];中國演員(2008年第2期總第2期)[C];2008年
5 薛瑞秋;;“戲票”情結(jié)[A];中國演員:2013年第4期 總第34期[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隗瑞艷;打造戲劇文化城[N];中國文化報;2010年
2 記者 陸少平;哈爾濱獲多項首屆全國戲劇文化獎[N];黑龍江日報;2011年
3 記者 王艷;蒯天獲全國戲劇文化獎[N];連云港日報;2010年
4 通訊員 張玉潔;《黑皮筆記》獲首屆全國戲劇文化獎[N];云南日報;2010年
5 記者 裴蕾;《大北川》摘全國戲劇文化獎九項大獎[N];四川日報;2011年
6 記者 陶克強 孔越 桐鄉(xiāng)市委報道組 張潘麗;桐鄉(xiāng)借力戲劇文化品牌助推“人文名城”建設(shè)[N];嘉興日報;2014年
7 嘉納;全國戲劇文化獎的平民視角[N];中國文化報;2012年
8 記者 任昱;《紅肚兜》榮膺“首屆全國戲劇文化獎表演大獎”等11項殊榮[N];呂梁日報;2010年
9 記者 顧日升 特約記者 袁開建;9作品獲首屆全國戲劇文化獎[N];泰州日報;2010年
10 記者 孟凌云;《夜·迷!帆@全國戲劇文化獎[N];吉林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信曉倩;戲劇文化生態(tài)視角下的英若誠英譯《茶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15年
2 孫新強;20世紀(jì)90年代后合肥都市戲劇文化研究[D];安徽大學(xué);2006年
3 增太加;論《四僧戲說正行道》[D];青海師范大學(xué);2013年
,本文編號:18531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53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