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派藝術在南國兄弟劇種開花結果
本文選題:麒派 + 廣東漢劇; 參考:《中國戲劇》2015年03期
【摘要】:正"麒派"是京劇大師周信芳創(chuàng)立的京劇藝術表演流派,"麒派"的表演情感豐沛、節(jié)奏強烈、人物塑造鮮明,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具有聲情并茂、動人心弦的藝術效果。雖然大師本人是京劇老生,但"麒派"一路發(fā)展而來,其影響力所及包括京劇生、旦、凈、丑各個行當,乃至地方劇種、話劇、電影。在此,我想結合于廣東粵劇、廣東漢劇、海南瓊劇等劇種的教學實踐,就"麒派"藝術融入地方劇種談一些個人的經(jīng)歷和體會。麒派藝術的思想核心,是"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
[Abstract]:The "Qi school" is the Beijing opera art performance school founded by the master Zhou Xinfang of Beijing opera. The performance of the "Qi school" is rich, strong and vivid, with strong expressiveness and infectivity. It has great artistic effect. Although the master himself is a veteran of Beijing opera, the "unicorn" has developed all the way, its influence and package. Including Peking Opera students, denier, net, ugliness, and even local opera, drama, film. Here, I want to combine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Guangdong Cantonese opera, Guangdong Chinese opera, Hainan drama and other drama, and discuss some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experienc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unicorn" art into local opera. The core of the Qi school art is "mobilizing everything that can be mobilized."
【分類號】:J8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明捷;令人欣喜的麒派戲[J];中國京劇;2002年01期
2 姜椿芳;;京劇與麒派藝術[J];上海戲劇;2007年12期
3 龔義江;麒派教學旁聽記[J];上海戲劇;1984年06期
4 阿張;麒派傳人與京劇消亡論[J];上海戲劇;1989年03期
5 龔義江;敞開人物心靈的窗戶——從《清風亭》談麒派藝術的深度與力度[J];中國京劇;1993年06期
6 童強;淺談教麒派戲[J];中國京劇;1996年03期
7 蘇明;略論京劇麒派藝術對“冷錘”的運用[J];藝術百家;2002年02期
8 衛(wèi)明;麒派經(jīng)典“七出半”[J];上海戲劇;2003年Z1期
9 潘志豪;;“不要神化麒派!”——周少麟坦誠說麒派[J];中國京劇;2006年04期
10 胡芝風;;麒派藝術對我的啟迪[J];中國京劇;2006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徐冬冰;;麒派藝術在東北的發(fā)揚光大[A];德藝馨芳——紀念梅蘭芳、周信芳誕辰110周年座談會論文集[C];2004年
2 王志鋼;;麒派藝術支撐我演好韓琪 演出新編京劇《香蓮案》的點滴體會[A];中國演員:2013年第4期 總第34期[C];2013年
3 蔣錫武;;麒派者,氣派也![A];德藝馨芳——紀念梅蘭芳、周信芳誕辰110周年座談會論文集[C];2004年
4 馬明捷;;袁派、裘派與麒派[A];德藝馨芳——紀念梅蘭芳、周信芳誕辰110周年座談會論文集[C];2004年
5 胡芝風;;麒派藝術是戲曲演員的通識教材——在“周信芳藝術傳承研習班”上的發(fā)言[A];中國演員(2009年第1期總第7期)[C];2009年
6 齊英才;;試談麒派和衰派[A];中國演員(2008年第5期總第5期)[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國平;麒派是壇陳年花雕[N];揚州日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沈軼倫;為麒派傳承,我急啊![N];解放日報;2011年
3 張世昆;麒派藝術 大展風采[N];吉林日報;2000年
4 記者 林瑞華;20位學員傳承研習麒派藝術[N];中國文化報;2009年
5 喬宗玉;麒派的諧趣[N];北京日報;2011年
6 周信芳藝術研究會會長 黎中城;培養(yǎng)麒派人才 傳承流派藝術[N];光明日報;2009年
7 喬宗玉;傳統(tǒng)戲:該與不該的傳承[N];北京日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翟群;陳少云:以現(xiàn)代精神發(fā)揚麒派藝術[N];中國文化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郭慶權;凌水飛歌頌“酒魂”[N];錦州日報;2006年
10 本報首席記者 張裕;有人肯學,我就愿教[N];文匯報;2012年
,本文編號:18072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0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