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象征理論看中國歌劇的藝術表達及未來發(fā)展
本文關鍵詞: 歌劇 象征 表達 探究 思考 出處:《中國音樂學》2014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象征,它貫穿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逾越思維局限,是人類傳播文化信息最直接的物質(zhì)和精神媒介。藝術作為一種象征可以表達人們無法言說的情感。中國歌劇作為一種綜合藝術經(jīng)過近百年的發(fā)展,在繼承民族戲曲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同時,不斷吸收和借鑒西方歌劇藝術的精粹,是中國歷史變遷與社會發(fā)展的重要藝術象征。本文試圖用象征理論的研究范式與方法,探究中國歌劇作品象征手法的運用,并對中國歌劇的未來發(fā)展進行理性思考。
[Abstract]:Symbolism, which runs through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y and transcends the limits of thinking, It is the most direct material and spiritual medium for human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Art, as a symbol, can express feelings that people cannot say. Chinese opera, as a comprehensive ar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nearly 100 years. While inheriting the fine tradition of national opera, absorbing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essence of western opera art is an important artistic symbol of Chinese historical chang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use of symbolism in Chinese opera works and makes rational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pera.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音樂學院音樂系;
【分類號】:J82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立誠;簡介諧謔曲的形成與發(fā)展[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2 葛愛新;;巴托克《野蠻的快板》中三全音的結構力作用[J];齊魯藝苑;2012年02期
3 臧婉;;室內(nèi)樂教學在高師音樂教育中的現(xiàn)狀分析[J];青年文學家;2010年17期
4 葛愛新;;潘德列茨基《第八交響曲》中樹的創(chuàng)作觀念探析[J];青年文學家;2011年23期
5 陳新平;;中國藝術歌曲發(fā)展之我見[J];人民音樂;2008年02期
6 王維琴;房思釗;;歐洲聲樂曲類簡述[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7 王蔚;;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研究方法論[J];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王思琦;“流行音樂”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張志英;;淺析巴黎國立音樂學院小提琴專業(yè)的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Z2期
10 何小全;;如何唱好意大利古典藝術歌曲——以斯卡拉蒂部分作品簡析為例[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教學研究版);2008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毅;勛伯格早期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小玲;李斯特交響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西波;樂與怒:游走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D];西南大學;2011年
4 陳希琳;大眾文化視角下華語流行歌曲歌詞的意義生成[D];蘭州大學;2011年
5 程雪;格什溫《藍色狂想曲》的創(chuàng)作特色與演奏詮釋[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6 于海紅;肖斯塔科維奇《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的演奏詮釋[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7 黎嘉;沃爾夫藝術歌曲和聲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8 王志達;多尼采蒂歌劇《拉美莫爾的露琪亞》中恩里科勛爵的人物塑造[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9 賀潔;淺談普契尼的歌劇《波西米亞人》中的重唱[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10 王玉玲;西方歌劇與藝術歌曲演唱的比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向麗梅;;象征手法運用探究[J];雙語學習;2007年10期
2 王小麗;;論歌劇中音樂與文學的關系[J];作家;2011年04期
3 傅平;;淺談民俗文化的象征意蘊[J];遼寧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4 杜慧娟;;略論電影語言之象征和隱喻的辨別[J];大眾文藝;2010年20期
5 郭大雨;;論魯迅小說的浪漫主義特色[J];理論界;2007年08期
6 徐峗;明芳;;舒婷與葉芝詩中的愛情觀[J];文學教育(下);2011年04期
7 王莉;;形有盡而意無窮——淺析建筑裝飾中象征手法的運用[J];作家;2010年02期
8 鄒淑琴;;中西藝術的完美融合——淺談小說《秦腔》的藝術手法[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9 張明蘭;;黯淡的歲月 美麗的夢想——評艾倫·西利托的短篇小說《漁舟圖》[J];長治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10 陶鳳;;簡潔的敘述 含蓄的象征——談《雨中的貓》作品的中深入淺出[J];文學教育(中);2010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孟慶玲;才學鵬;喬軍;景志忠;張艷;田廣孚;郭愛疆;;中國白兔白介素-10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其多克隆抗體的制備[A];中國實驗動物學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常志衛(wèi);;醫(yī)學論文中表格使用的問題分析[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三集)[C];2005年
3 王娜;陳瓊;胡成鈺;;草魚轉(zhuǎn)鐵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組織表達[A];第五屆廣東、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動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4 李亮之;皮永生;馬麗;;色彩語意表達[A];色彩科學應用與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孟慶玲;才學鵬;喬軍;景志忠;張艷;田廣孚;郭愛疆;;中國白兔白介素-10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其多克隆抗體的制備[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6 孟慶玲;才學鵬;喬軍;景志忠;張艷;田廣孚;郭愛疆;;中國白兔白介素-10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其多克隆抗體的制備[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7 陶艷艷;崔紅燕;劉成海;;大鼠肝纖維化病理過程中的Smads錨著蛋白表達的變化特點[A];第五屆全國肝臟疾病臨床暨中華肝臟病雜志成立十周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彭黎;梁宋平;;一種新型虎紋毒素的表達純化及功能探索[A];第八屆中國生物毒素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彭黎;梁宋平;;一種新型虎紋毒素的表達純化及功能探索[A];第八屆中國生物毒素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7年
10 程肖蕊;趙月瑩;周文霞;張永祥;;VGLUTs在學習記憶衰退和獲得過程中的表達研究[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次全國學術會議專刊[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劉世昌;意大利里科迪出版社歌劇藝術主題來華巡展[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2 國家大劇院院長 陳平;交流 合作 發(fā)展 共贏[N];中國文化報;2009年
3 記者 彭廣京;“百年廣州”油畫展展期確定[N];廣州日報;2009年
4 記者 趙忱;國家大劇院與莫斯科大劇院 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N];中國文化報;2010年
5 胡志毅;歷史傳奇與象征手法的結合[N];文藝報;2002年
6 高琦華;名人領銜辦劇團歌劇藝術闖市場[N];中國文化報;2002年
7 記者 張春莉;國家大劇院“夏季演出季”重磅出擊[N];人民政協(xié)報;2009年
8 特派記者 彭廣京;精彩廣州 令人向往[N];廣州日報;2009年
9 應妮;“中國造”歌劇《圖蘭朵》3月全球首演[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10 王寶龍;眼睛盯著市場 心里裝著觀眾[N];中國藝術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隋正紅;龍須菜藻紅蛋白基因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1年
2 郭潤芳;疏綿狀嗜熱絲孢菌熱穩(wěn)定幾丁質(zhì)酶純化及其編碼基因的克隆與表達[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3 杜曉惠;雞多趾候選基因的SNPs及表達差異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4 樊東;幾種鱗翅目昆蟲幾丁質(zhì)酶基因的克隆與表達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5 關良;重組人TRAIL及突變體的原核表達和抗腫瘤生物活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2年
6 柳志強;普魯蘭短梗霉HN2-3脂肪酶的生產(chǎn)、分離純化、基因克隆和表達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7 陳繼達;大鼠胚肝細胞肝內(nèi)移植和慢病毒載體Lenti-lacZ的表達[D];浙江大學;2005年
8 郜玉鋼;鹿源BVDV分離鑒定、E_0基因的克隆與表達及免疫原性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9 魏繼承;白樺花期抑制性消減文庫的構建及花發(fā)育相關基因的克隆[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10 陳靜;嗜熱毛殼菌熱穩(wěn)定糖化酶純化及其編碼基因的克隆與表達[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蕾;甲肝病毒表位抗原與乙肝病毒核心抗原融合基因表達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2 賈展波;基于UML語言的工作流建模方法表達能力研究及相關對比分析[D];吉林大學;2005年
3 茅立華;精氨酸脫亞氨基酶基因克隆及在大腸桿菌中表達[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4 張玉環(huán);論譯者的主體性[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5 蔣寅;rhFGF8a高效表達載體的構建及表達[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6 鄧政東;鯽魚PKR-like基因表達特性分析[D];南昌大學;2005年
7 顧小龍;堆型艾美耳球蟲單鏈抗體-PE40重組毒素構建及活性研究[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8 王勇鑫;SARS病毒S1基因的表達及其ELISA檢測方法的建立[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許欽坤;植酸酶phyA基因密碼子多點突變及在畢赤酵母中的表達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10 張學成;論荒誕與荒誕性文學[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4956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9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