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劇種“四平調”源流探微
本文關鍵詞:稀有劇種“四平調”源流探微 出處:《中國戲劇》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四平調 交界地帶 家班 陳三兩爬堂 三告李彥明 活動范圍 劇目建設 成武 劇團工作 打面缸
【摘要】:正四平調是全國稀有戲曲劇種之一,它是以蘇北花鼓戲為基礎,吸收了評劇、豫劇、曲劇、京劇等劇種的曲調而形成,有人稱它為"四拼調",又因其唱腔四平八穩(wěn),四句旋律一合,終被定名為"四平調"。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接壤的廣大地區(qū)均為它的活動范圍。一、"四平調"的起源及發(fā)展脈絡上世紀30年代,在豫、魯、蘇、皖交界地帶活躍著三個花鼓戲班,他們是以鄒玉振為首的"鄒家班",
[Abstract]:Zheng Siping tune is one of the rare opera operas in the country. It is based on the Hua-Du Opera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absorbing the tunes of the operas, Henan Opera, Opera Opera, Beijing Opera and so on. Some people call it the "four beat tune". Also because of its singing, four melodies together, was eventually named "Siping tune". Henan, Shandong, Jiangsu, Anhui border areas are its activities. 1. In -70s, in the border areas of Henan, Shandong, Jiangsu and Anhui, there were three flower and drum troupes, led by Zou Yu-zhen, the Zou Jiaban, who were active in the border areas of Henan, Shandong, Jiangsu and Anhui.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825
【正文快照】: 四平調是全國稀有戲曲劇種之一,它是以蘇北花鼓堂》不負眾望,在會演中一舉奪魁,此舉擴大了該劇種戲為基礎,吸收了評劇、豫劇、曲劇、京劇等劇種的曲在豫、魯、蘇、皖的影響,并掀起了“女學鄒愛琴,男調而形成,有人稱它為“四拼調”,又因其唱腔四平八學王漢臣”的高潮,四平調劇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豫立;;四平調的研究現(xiàn)狀與理論思考[J];大眾文藝;2012年05期
2 劉效法;;范縣大地瓜(四平調)[J];前哨;1958年12期
3 郭琳;;中原大地的奇葩——四平調[J];大舞臺;2012年07期
4 劉艷穎;;“四平調”的起源[J];劇作家;2008年05期
5 張琦若;;口述史中的四平調——江蘇豐縣四平調調查研究[J];劇影月報;2011年03期
6 王敏;;豫東四平調劇種聲腔板式及音樂演變[J];藝術教育;2006年08期
7 蔡霞;;談民間藝術之四平調[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34期
8 孫靜;;談本土音樂的發(fā)展與傳播——以江蘇省豐縣四平調音樂的傳承發(fā)展為例[J];藝術教育;2009年06期
9 范敏茹;王玉忠;;淺談四平調伴奏樂器的改良與發(fā)展[J];才智;2011年15期
10 吳茜;;我愛京劇音樂的“西皮”與“四平調”[J];大眾文藝;2013年17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本報記者 左麗慧;又聞四平調[N];鄭州日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裴存剛;金鄉(xiāng)又聞四平調[N];濟寧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王正陽 實習生 張慶娟;四平調:稀有劇種的生死之搏[N];商丘日報;2012年
4 記者 彭延春;國家統(tǒng)計局四平調查隊積極服務地方建設[N];四平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崔申義;鄒愛琴拜金榮榮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N];商丘日報;2008年
6 尚提暄;稀有劇種“四平調”重獲新生[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7 通訊員 袁廣義 李寶;鄉(xiāng)村文化“味”更濃[N];菏澤日報;2011年
8 記者 王平;商丘十三家國有文藝院團率先完成改革[N];河南日報;2012年
9 記者 李娜;辦出風格、辦出特色、辦成精品[N];四平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單永新;我國東北解放戰(zhàn)爭時期四戰(zhàn)四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白麗;金鄉(xiāng)四平調劇本的審美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2 郭旭;金鄉(xiāng)縣四平調的調查與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4年
3 孫靜;江蘇豐縣四平調音樂傳承的文化考察[D];新疆師范大學;2009年
4 王益平;商丘四平調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5 周蕊;山東金鄉(xiāng)縣四平調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D];延邊大學;2012年
6 王豫立;文化變遷視野下的商丘四平調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3年
7 李帥;碭山四平調的演唱風格及唱腔探析[D];西北民族大學;2013年
8 李莉;四平調唱腔音樂與演唱風格探析[D];河南大學;2006年
9 于露;歷史背景下的地方小劇種[D];河南大學;2011年
10 汪文娟;徽調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7年
,本文編號:14389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3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