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變遷與文化自覺——以襄河道墜子藝人郝桂萍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8-01-08 02:11
本文關(guān)鍵詞:社會變遷與文化自覺——以襄河道墜子藝人郝桂萍為例 出處:《四川戲劇》2014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襄河道墜子 郝桂萍 社會變遷 文化自覺
【摘要】:本文以社會變遷中藝人的文化自覺為視角,以第一手的田野調(diào)查資料為依據(jù),以襄河道墜子藝人郝桂萍在經(jīng)歷不同社會變遷時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文化自覺為觀測點描述其作為民間藝人的藝術(shù)生活。通過對一系列文化現(xiàn)象的描寫與分析,揭示藝人在對民間音樂傳承時如何以自身的文化自覺應(yīng)對社會時代變遷,如何以藝人的個人力量傳播與傳承自身所繼承的民間音樂。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the artis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y as the angle of view, and based on the firsthand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Hau Kui-ping, who has experienced different social changes, this paper describes his artistic life as a folk artist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a series of cultural phenomena. This paper reveals how artists respond to the changes of the social times with their own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how to transmit and inherit the folk music inherited by themselves through the individual strength of the entertainers.
【作者單位】: 湖北文理學院音樂學院;
【分類號】:J825
【正文快照】: 襄河道墜子是河南墜子南下傳播與襄陽地方民間音樂相融合后產(chǎn)生的一個墜子流派,在襄陽地區(qū)有著極為深厚的群眾基礎(chǔ),不僅深受在襄河南人的喜愛,更是吸引了眾多襄陽本地人的追捧。究其原因,除了河南墜子自身的藝術(shù)特色打動觀眾以外,與生活在襄陽地區(qū)的河南墜子藝人的默默奉獻不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臧藝兵;;民間歌手研究的口述史模式——理論視角與方法[J];音樂研究;2005年04期
2 臧藝兵;;社會變遷中的漢族民間歌手案例(1)[J];中國音樂學;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寧華;吳云龍;;伊薩:廣西融水城卡屯巴哼人民歌演唱場合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2 金世余;;論民間音樂傳承人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性[J];北方音樂;2013年03期
3 王聰生;;閩西客家山歌手鄭淑英及其演唱的《情歌》[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shù)版);2014年02期
4 楊高鴿;;絳州鑼鼓傳承變遷狀況的考察與研究[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5 衛(wèi)凌;;河東道情的當代文化內(nèi)涵[J];音樂研究;2010年02期
6 李廣貞;鐘t,
本文編號:13951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3951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