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撐起的劇場
本文關鍵詞:一人撐起的劇場
更多相關文章: 曲藝教育 北京南城 第三代 說唱藝術 體力不支 曲藝曲種 三代人 榮劍塵 酒旗 創(chuàng)業(yè)家
【摘要】:正最濃的京腔京韻最老的傳統文化最絕的說演彈唱最小的開心劇場老北京非遺隨到隨演這是位于延壽街胡同中一間不足10平方米小屋門口的廣告,其門臉十分簡單,沒有過多裝飾。這就是北京最小的一人劇場——魁德社。其掌門人是70歲的于小章,是魁德社第三代傳人。在這個小到不能再小的一人劇場里,于小章堅持了10年。如今,魁德社歷經三代,于小章之后再無傳人。
【分類號】:J826
【正文快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慧明;;2005 喜憂參半話曲藝[J];藝術評論;2006年01期
2 馮建志;;“信息數據庫建設”對搶救河南曲藝的作用[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吳文科;;曲藝教育:歷史尷尬與現實對策[J];藝術教育;1998年02期
4 吳文科;;健全曲藝教育體系 確立曲藝學科地位[J];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 張?zhí)N和;吉尚凱;;當代文化背景下的曲藝管理[J];曲藝;2012年07期
6 周春鋒;;首屆四川少兒曲藝大賽:四川曲藝之路的探索與嘗試[J];曲藝;2012年09期
7 張艷;;為了曲藝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與全面繁榮——訪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先生[J];戲劇叢刊;2013年01期
8 杜新貞;;淺談趙錚在曲藝教育方面的作為[J];青春歲月;2013年08期
9 羅揚;;曲藝界的知音——回憶呂驥同志[J];曲藝;2010年06期
10 季承人;;傳承和發(fā)展地方曲藝的“紹興樣本”[J];曲藝;2012年1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文科;從文化生態(tài)系統角度認識曲藝發(fā)展面臨的問題[N];中國藝術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雙生邋邢虹;在繼承和創(chuàng)新中尋找曲藝生機[N];南京日報;2008年
3 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 吳文科;用什么來保障曲藝傳承[N];社會科學報;2009年
4 吳文科;曲藝多舛之“學術命運”[N];人民日報;2010年
5 吳文科;曲藝教育的現實呼喚[N];中國文化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劉茜;曲藝革新與發(fā)展的制度保障[N];中國文化報;2009年
7 中國曲協副主席 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 吳文科;曲藝:通過自覺和自信贏得自強與自尊[N];中國藝術報;2011年
8 記者 俞曉穎;紹興曲藝如何再迎春天?[N];紹興日報;2011年
9 本報駐山東記者 蘇銳;曲藝傳承:人才是根本[N];中國文化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丁薇;把教材改成說唱本,,為曲藝教育開新窗[N];中國藝術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曉海;社會主義新藝人的塑造-20世紀五六十年代評彈傳承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2 苗圃;建國后河南曲藝教育傳承的演變及影響[D];河南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2847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284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