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寫于《中國話劇藝術史》出版之際
本文關鍵詞: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寫于《中國話劇藝術史》出版之際
更多相關文章: 話劇藝術 中國話劇 魯迅研究 現(xiàn)代文學 多卷本 國劇運動 歷史敘述 主攻方向 原因研究 北京人藝
【摘要】:正一《中國話劇藝術史》(九卷本)出版之后,一些朋友和記者問我,你為什么對中國話劇史的研究如此熱衷?為什么在撰寫和主編幾部話劇史后,在你耄耋之年,還要主編這樣一部多卷本的《中國話劇藝術史》?我本來攻讀的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主攻方向是魯迅研究。但是,在20世紀80年代,由于一個偶然的原因研究起曹禺來,于是給我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逐漸萌生出研究話劇史的想法。那時,就打算先從幾個重要
【作者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
【分類號】:J824-5
【正文快照】: 一 《中國話劇藝術史》(九卷本)出版之后,一些朋友和記者問我,你為什么對中國話劇史的研究如此熱衷?為什么在撰寫和主編幾部話劇史后,在你耄耋之年,還要主編這樣一部多卷本的《中國話劇藝術史》? 我本來攻讀的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主攻方向是魯迅研究。但是,在20世紀80年代,由于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普布次仁;話劇藝術一個閃亮的星座[J];西藏藝術研究;2001年03期
2 陶子;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赴京展演面面觀[J];上海戲劇;2004年10期
3 宋寶珍;上海話劇超過北京——評2004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赴京展演[J];藝術評論;2004年09期
4 尹景山;繼承與創(chuàng)新:話劇藝術的雙環(huán)結構[J];戲劇文學;2004年08期
5 盧巍;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十周年慶典在滬隆重舉行[J];中國戲劇;2005年06期
6 A.C.;;2006一個嶄新的戲劇華年 2006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新戲先睹記[J];上海戲劇;2006年03期
7 海聞;;碰撞中的文化思緒——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近期創(chuàng)作一瞥[J];上海戲劇;2007年06期
8 黃振林;;百年中國話劇藝術觀的回顧與思考[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7年04期
9 王曉鷹;;關于“創(chuàng)新”、“當代性”和“泛娛樂化” 在中國話劇藝術發(fā)展論壇上的發(fā)言[J];中國戲劇;2009年11期
10 鄭彥清;;話劇藝術創(chuàng)新談[J];藝術教育;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榮廣潤;;直面挑戰(zhàn) 謀求發(fā)展——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個案分析[A];新時期戲劇創(chuàng)作研究文集[C];2009年
2 王志洪;;堅持“三貼近”創(chuàng)作原則開拓話劇藝術新天地——寧夏話劇團之路[A];新時期戲劇創(chuàng)作研究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上海文化發(fā)展基金會辦公室課題組;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能否做大?[N];社會科學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刁世鳳;話劇藝術:回歸經(jīng)典性[N];長江日報;2007年
3 盧山林;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獻禮話劇百年[N];中國文化報;2007年
4 本報評論員;振興話劇藝術 繁榮先進文化[N];光明日報;2007年
5 記者 夏斐邋通訊員 李蕾;武漢表彰11名話劇藝術工作者[N];光明日報;2007年
6 瓊雯;話劇藝術的生命動力在于“當代性”[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羅云川;世博會,滬上戲劇“群英會”[N];中國文化報;2010年
8 素人 奇子;新世紀中國話劇藝術的首次盛會[N];遼寧日報;2002年
9 張裕;創(chuàng)新話劇藝術推進體制機制改革[N];文匯報;2007年
10 記者 劉淼;話劇藝術發(fā)展論壇三地接力[N];中國文化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鐘亦聰;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體制改革的研究[D];上海戲劇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12629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26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