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發(fā)現(xiàn)與東方文化復興——從泰戈爾到莫言
本文關鍵詞:東方的發(fā)現(xiàn)與東方文化復興——從泰戈爾到莫言
【摘要】:100年前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西方人有機會發(fā)現(xiàn)東方。20世紀后期以來,先后有十幾位東方作家獲獎,體現(xiàn)了西方人對東方的主動發(fā)現(xiàn)和對東方文化的不斷接受。東方諾貝爾文學現(xiàn)象具有文化方面的象征意義,獲獎的東方作家大多具有民族自信與文化自覺,在創(chuàng)作和演講中突出自己的民族身份和東方文化元素。同時,東方諾貝爾文學現(xiàn)象是東方文化百年發(fā)展歷程的縮影,也是東方文化復興的標志之一。
【作者單位】: 青島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泰戈爾 莫言 諾貝爾文學獎 東方文化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東方文化史”(11&ZD082)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106
【正文快照】: 從1901年至今,諾貝爾文學獎已經走過了100多年的歷程。諾貝爾文學獎是在西方文化圈中設立、主要由西方人評定的,文化的差異和語言的障礙使得東方作家競爭該獎頗為困難。盡管如此,自1901年開獎至今,已經有十多位東方作家贏得這項桂冠,他們是:泰戈爾(印度,1913)、阿格農(以色列,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龍;;川端康成與日本茶道[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0期
2 陽雯;;千重子與苗子——《古都》里的鏡像人生[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03期
3 坂本達夫;;青春的相遇詩學[J];電影文學;2008年01期
4 顏治強;從《吉檀迦利》看東方英語文學在西方的接受[J];外國語言文學;2003年04期
5 錢文霞;;從《邊城》、《伊豆舞女》看沈從文與川端康成的創(chuàng)作情懷及其成因[J];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6 雷曉敏;;從《生為女人》看川端康成的女性主義意識[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7 楊經建;;東方的“憂郁”:川端康成與20世紀中國文學[J];江蘇社會科學;2010年03期
8 劉悅;;形象大于思想——《雪國》敘述結構分析[J];金田;2013年11期
9 李鵬飛;;川端康成小說創(chuàng)作的生態(tài)審美意識[J];日本問題研究;2011年02期
10 李紅;馬芳;;探析川端康成小說中兩性情愛關系的變遷及其原因[J];世界文學評論;2008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譚晶華;川端康成文學的藝術性·社會性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2 宋琛;川端文學的精神分析闡發(fā)[D];吉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曹平;新感覺的誘惑[D];暨南大學;2011年
2 李慧;東方之美[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周驊;論泰戈爾的象征劇[D];湘潭大學;2004年
4 劉龍;川端康成小說美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丁文;民族性與現(xiàn)代性的二重變奏[D];青島大學;2009年
6 黃圓圓;“但聞其聲,如見其人”[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孫艷;沈從文與川端康成作品中孤獨意識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8 屈樂欣;論川端康成和《伊豆舞女》[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學謙;;鱷魚的“血地”溫情與狂放幽默——莫言散文的故鄉(xiāng)情結與恣肆反諷[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04期
2 葛浩文;吳耀宗;;莫言作品英譯本序言兩篇[J];當代作家評論;2010年02期
3 殷羅畢;;封閉在歷史洞穴中的想象 《蛙》與莫言暴力史觀的限度[J];上海文化;2010年05期
4 趙勇;;莫言與諾獎·文學與政治·作家與知識分子——北師大文學專業(yè)研究生的課堂討論[J];粵海風;2012年06期
5 阮直;;莫言的跨越[J];學習月刊;2012年21期
6 曹順妮;;莫言的世界[J];中國企業(yè)家;2012年21期
7 韓超;;看莫言如何被消費[J];中國企業(yè)家;2012年22期
8 汪二;;有感于莫言獲獎[J];中國新時代;2012年11期
9 ;莫言獲獎,文學還在路上[J];西部大開發(fā);2012年10期
10 ;文學振興 自莫言始?[J];浙江經濟;2012年2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楠;;莫言:得諾獎讓我驚奇又惶恐[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2.5)[C];2012年
2 張志忠;;跨越時空的文學對話——評《�?思{與莫言比較研究》[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6卷[C];2006年
3 楊揚;;講故事與聽故事——評《木匠與狗》[A];2003年中國小說排行榜[C];2004年
4 ;作家評論家共話莫言獲獎[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2.5)[C];2012年
5 陳歡歡;;莫言與諾獎[A];共識(2012秋刊08)——創(chuàng)新邊疆民族宗教治理 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C];2013年
6 白燁;;莫言獲諾獎引發(fā)的一些思考[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2.6)[C];2012年
7 鄭周明;;是“幻覺”還是“魔幻”?——對莫言諾獎授獎詞翻譯的辨析[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2.6)[C];2012年
8 劉正偉;;我看莫言與諾貝爾文學獎[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2.6)[C];2012年
9 ;中國作家莫言榮獲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2.5)[C];2012年
10 ;中國作家協(xié)會對莫言榮獲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發(fā)表賀辭[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2.5)[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楠;莫言印象[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2 本報記者 吳小曼;莫言我不是一個大作家[N];華夏時報;2005年
3 本版撰稿 彭治國;莫言:當作家,因為想吃肥肉餡餃子[N];華夏時報;2005年
4 小月;回歸文學本身,莫打“莫言牌”[N];中國民族報;2012年
5 樊發(fā)稼;有感于莫言榮膺諾獎[N];中國藝術報;2012年
6 記者 付小悅;莫言獲獎或將推動“文學熱”[N];光明日報;2012年
7 佘宗明;莫言,一只吟唱的“蛙”[N];海口晚報;2012年
8 司馬心;“莫言熱”中一點憂[N];解放日報;2012年
9 吳明泉;別捆綁莫言[N];人民公安報;2012年
10 黃波;祝賀莫言, 請少點莫名的方式[N];深圳特區(qū)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楊楓;民間中國的發(fā)現(xiàn)與建構[D];吉林大學;2009年
2 劉廣遠;莫言的文學世界[D];吉林大學;2010年
3 寧明;論莫言創(chuàng)作的自由精神[D];山東大學;2011年
4 廖增湖;沸騰的土地——莫言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朱賓忠;�?思{與莫言比較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6 何媛媛;莫言的世界和世界的莫言[D];蘇州大學;2013年
7 齋藤晴彥;心理的結構與小說[D];復旦大學;2012年
8 南志剛;敘述的狂歡與審美的變異[D];蘇州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紅莉;莫言,民間的行吟歌者[D];蘇州大學;2004年
2 王佳慧;批評視域中的“莫言形象”演變[D];渤海大學;2012年
3 姜靜;暴力的狂歡—論莫言的暴力敘事[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4 張夏威;莫言對語文教育的啟示[D];信陽師范學院;2014年
5 巴俊玲;論莫言小說中的故鄉(xiāng)想象[D];青島大學;2008年
6 顏媛媛;顛覆與還原[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7 馬斐;論莫言作品的狂歡美[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梁玫;莫言的農民觀及其小說中農民形象的塑造[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9 胡群昌;山東方言在莫言作品中的運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10 田正華;獨特的經驗造就獨特的聲音[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7524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75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