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隱喻認知視閾下《一個小時的故事》的主題解讀
發(fā)布時間:2017-08-14 20:00
本文關鍵詞:空間隱喻認知視閾下《一個小時的故事》的主題解讀
【摘要】:認知語言學將隱語視為人類普遍存在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手段,而空間隱喻在認知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許多抽象的概念都是通過空間隱喻來構建的,空間隱喻亦廣泛應用于文學作品中。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空間隱喻理論為基礎,從隱喻認知模式來分析《一個小時的故事》中出現(xiàn)的不同場景,解讀作者的意圖和小說的主題。
【作者單位】: 西安醫(yī)學院英語系;
【關鍵詞】: 《一個小時的故事》 空間隱喻 認知 主題
【基金】:西安醫(yī)學院科研計劃人文社科項目(編號:12RKX02)階段成果
【分類號】:I712.074
【正文快照】: 引言《一個小時的故事》是美國19世紀著名女作家凱特·肖邦的經(jīng)典短篇小說。故事精煉地講述了在短短一個鐘頭里主人公馬拉德夫人對一偶發(fā)事件的情感反應和心路歷程;加行呐K病的馬拉德夫人在聽到丈夫喪生于一場車禍后,先是痛徹心扉,在失聲痛哭后獨自回到自己的臥室里,關上門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杜榮芳;;明晰和復雜的高度統(tǒng)一——試析《一小時的故事》的空間敘事[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2 藍純;從認知角度看漢語的空間隱喻[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洪波;胡曉;;以身體部位隱喻為例論隱喻的翻譯[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2 胡河寧;;組織意象圖式中的組織傳播隱喻[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3 張志宏;董粵章;;習語演進的認知詮釋[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4 高玲玲;;視覺動詞SEE語義演變的認知語用闡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5 尹丕安;李健;延宏;;基于效應決策模式的認知言語交際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楊增宏;;甲骨文會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7 王揚;語用預設的特征及其認知闡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8 姜_,
本文編號:6744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674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