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勞倫斯的神話情結及其文化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0-09-16 06:30
D.H.勞倫斯(1885—1930)至今仍是一位很有爭議的作家。這種爭議大多源于批評者從各自不同的立場上,對作家或者作品只作局部的分析研究,缺乏對勞倫斯的整體人格的分析與思考。勞倫斯的人格形成不僅有其復雜的歷史文化背景而且也與其特定的成長經(jīng)歷、人格特點密不可分。本文主要從神話的角度,結合勞倫斯的人格演化過程及其作品,探究勞倫斯的思想及其作品背后原始的神話隱喻及其文化意義。全文主要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論述勞倫斯與俄狄浦斯神話的關系。俄狄浦斯神話是勞倫斯人格形成的關鍵和思想發(fā)展的起點,它關系到勞倫斯早年的家庭關系、婚姻戀愛觀以及其社會哲學觀的形成與發(fā)展。俄狄浦斯神話自希臘神話以來,就孕育了弒父、娶母的文化母題。在現(xiàn)代精神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弗洛伊德那里,以這一母題為核心的俄狄浦斯情結(戀母情結)成為了一個解釋現(xiàn)代人幼年人格心理的一個重要概念。勞倫斯的自傳性小說《兒子與情人》以其與俄狄浦斯情結理論驚人的一致性而反映了他年輕時代“仇父”、“戀母”的人格特征。勞倫斯從自己的人生遭遇中,認識到了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對于人性的異化并導致兩性關系的失衡。從而形成了自己批判工業(yè)文明,主張自然和諧的個性發(fā)展的社會哲學觀。 第二部分論述勞倫斯與太陽神話的關系。太陽神話的核心內(nèi)容就是太陽崇拜。它主張?zhí)柧褪歉赣H,是陽性的代表,是人類與萬物之父。在勞倫斯的描繪的現(xiàn)代人類景象中,現(xiàn)代人由于機械文明的破壞導致人性的異化,西方文明正處在衰退的危機之中。這正是因為男性的生命本源——性能力正在衰退。對于歐洲文明的失望讓勞倫斯相信,現(xiàn)代人類需要借助古老的宗教——太陽崇拜來恢復他們的天然活力。這種信念讓他最終選擇了太陽神話作為他救世理想的主要途徑。這一哲學觀在勞倫斯中期的小說中得到大量表現(xiàn)。這些作品借助古老的太陽崇拜宗教及其神秘的宗教儀典,在表達勞倫斯哲學觀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表現(xiàn)出濃厚的男權思想、以及對原始的性愛儀典的追求。但是這種聯(lián)系正是因為古老的太陽神話及其宗教儀典本身所包孕的大地豐產(chǎn)及生命繁殖之內(nèi)涵。 第三部分論述勞倫斯與狄安娜崇拜神話的關系。狄安娜是森林的象征,她的神廟祭司是森林守護神。在勞倫斯的從早期一直到晚期的作品中,不時出現(xiàn)“看 D.H.勞1侖斯.的神i舌情結及其文布七龍J心 林人”這一形象!翱戳秩恕边@一形象的神話內(nèi)核顯然來自《金枝》神話中關于 祭司這一角色描寫。首先,看林人是自然人性與異教精神的象征;其次,看林人 作為祭司的隱喻!翱戳秩恕辈粌H體現(xiàn)著潘神般的自然野性與活力,而且作為狄 安娜的守護神正是與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對立的自然與異教精神的保護者。勞倫斯的作 品中諸如《白孔雀》與《查太萊夫人的情人》中的看林人形象正是勞倫斯理想中 的現(xiàn)代社會中的新人形象。另外,狄安娜神話中體現(xiàn)出的再生主題同樣也是解釋 勞倫斯人生信仰與作品思想的一把重要鑰匙,其中借助不朽的潘神形象主要表現(xiàn) 了勞倫斯對于生命與死亡的看法。 第四部分論述勞倫斯神話情結的文化意義。勞倫斯身上如此眾多與復雜的 神話情結,并非孤立與偶然。在20世紀初西方藝術中興起了一股“神話主義” 的大潮。神話在現(xiàn)代主義的潮流中興起,是與其反理性重自然本性的主旨分不開 的,但是勞倫斯以其自身特色的神話情結而與眾不同。通過分析勞倫斯的神話情 結,進一步認清勞倫斯思想在反理性、挑戰(zhàn)現(xiàn)代世界性話語中的權力—知識一 一性系統(tǒng)中的文化意義,以及其通過返神話途徑為現(xiàn)代人開出的一劑自然療法的 藥方。 結語。主要總結了勞倫斯的神話情結與他的整體人格的全面關系,闡明文中 的三個神話關系在勞倫斯思想地圖中的地位。
【學位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4
【中圖分類】:I561
本文編號:2819517
【學位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4
【中圖分類】:I561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程心;從野性到神性[D];西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195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81951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