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時期俄國文學在中國的影響與接受
發(fā)布時間:2020-07-13 10:29
【摘要】: “五四”新文學由誕生到成長以至成熟的全過程,始終伴隨著俄國文學多元的、復雜的影響。本論文主要研究20世紀初俄國文學對中國新文學的影響,分析形成影響的原因,并從作為接受者的中國新文學一方出發(fā),探析俄國文學在中國的接受情況,以及接受中產(chǎn)生的誤讀。 “前言”部分概述“五四”時期俄國文學在中國的深遠影響,闡釋了選題的緣起和論文的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正文部分共分兩章:第一章,闡述了“五四”時期俄國文學對中國文學的影響及影響原因!拔逅摹睍r期,俄國文學在建構中國新文學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俄國文學影響下中國新文學“為人生”文學觀開始確立,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主流逐步形成,人物形象體系漸趨成熟。俄國文學對中國新文學的這些影響,源于中俄兩個民族之間內(nèi)在許多層次的相似性和中國作家所面臨的救亡與啟蒙的現(xiàn)實需要,在內(nèi)外、主客觀條件的綜合作用下俄國文學對中國新文學的影響成為了必然。 第二章,著重分析了“五四”時期新文學對俄國文學的接受與誤讀。20世紀初中國作家從現(xiàn)實需要出發(fā),受民族文化傳統(tǒng)和審美習慣的制約,在對俄國文學的接受中,出現(xiàn)了對俄國文學的認識不夠深入,對俄國作家作品理解不夠全面,對俄國文論接受不夠準確等誤讀現(xiàn)象,這種誤讀最終限制了中國新文學本身的多路徑發(fā)展。 “余論”部分對正文內(nèi)容作補充說明,從正反兩個方面綜合評價了俄國文學對“五四”時期新文學的影響,并闡述了研究和評價“五四”文學時應該遵循的文學態(tài)度。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I206.6;I512
本文編號:2753342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I206.6;I5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袁國興;宗教意識的鏈接與文學的選擇——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傳統(tǒng)的一種解讀[J];北方論叢;2003年06期
2 林精華;論五四時期對俄國文學的接受[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年01期
本文編號:27533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75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