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和無常:納博科夫的《洛麗塔》中的混沌
發(fā)布時間:2020-05-04 08:40
【摘要】: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被譽為英語文學中最好的文體家和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他的小說形式獨特,文體精美,其中《洛麗塔》被奉為繼《尤利西斯》之后寓意最為深刻,語言最為戲謔的小說。 盡管評論家們從不同角度對《洛麗塔》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本文另辟蹊徑,嘗試用混沌理論來分析該小說,揭示小說的內(nèi)涵。 本文的引言部分首先回顧了英美兩國的《洛麗塔》研究狀況,,接著概述了混沌理論的起源、發(fā)展和應用,然后從三個方面分析了《洛麗塔》小說中的混沌。第一章集中展示混沌理論的四個基本原則在納博科夫創(chuàng)作理念中的體現(xiàn),以及在《洛麗塔》小說世界里生活過程中的體現(xiàn)。第一,生命進程中小小的變化或變動會在它的復雜體系中產(chǎn)生不可預測而且巨大的改變;第二,正因為薄物細故具有如此的作用力,所以復雜體系中的各個元素間存在著極為敏感的相互關(guān)系;第三,復雜體系中存在著或者能產(chǎn)生一種潛在的秩序;第四,復雜體系使我們對命定論和自由意志有了新的認識。第二章研究《洛麗塔》對于我們正確評價混沌和生活的模式的重要性,這一研究集中到了對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上,尤其研究了主人公亨伯特的思想意識,認為他的意識深受偶然性物質(zhì)世界的影響而不斷發(fā)展。此外,這一部分還揭示了亨伯特悲劇結(jié)局與混沌世界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第三章探討了小說中的永恒主題,揭示出納博科夫美學思想中的永恒觀念—在回憶和死亡中追尋永恒。結(jié)論部分對前三章的觀點做一回顧,重申了混沌理論對《洛麗塔》研究的重要性,最后倡導小說的非線性思考,熱烈擁抱文學作品中的混沌。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I712.074
本文編號:2648278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青松;回歸現(xiàn)實主義——《洛麗塔》的一種解讀[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本文編號:26482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648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