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庫切小說《恥》中的生存哲學
[Abstract]: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the post-apartheid era in South Africa, the novel "shame" truly depicts the pain caused by human beings in history and the revenge and new trauma caused by it. An Analysis of the philosophy of Human existence in the grim Social reality. Human beings adapt to the laws of nature by taking and withstanding, searching for new life in destruction, groping for the light of hope in the dark, and the pure soul of human nature is the inner guiding force.
【作者單位】: 四川外國語大學應用外語學院;
【分類號】:I478.0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沖,郭整風;越界的代價——解讀庫切的布克獎小說《恥》[J];外國文學;2001年05期
2 李茂增;;寬恕與和解的寓言[J];外國文學;200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學習;張清湘;;生命價值的回歸·歷史文明的反諷[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吳站偉;;自由 自我 孤獨——解讀庫切小說《恥》主人公盧里的形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06期
3 魏鈺南;葛立權;;后殖民理論視閾下《恥》中強暴事件的意義[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4 王苗苗;;無法割斷的歷史之“恥”——評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庫切的代表作《恥》[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5 汪正平;;評庫切《兇年記事》的多重敘事視角[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6 王敏;從種族角度看庫切的作品《恥》[J];重慶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6期
7 李宗;;試析《恥》中的知識分子生存狀態(tài)[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1期
8 鄭毅;從高行建到庫切看諾貝爾文學獎的價值取向[J];重慶社會科學;2004年Z1期
9 李雙;;庫切小說《恥》的敘事特色[J];長沙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10 顏曉川;董革非;;他者之域:和解的希望——《恥》的后殖民解讀[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池秋瑩;;從拜倫到特蕾莎——《恥》中盧里的轉寫[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2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吳艷芳;;《恥》之后殖民解讀:盧里的“興衰”之路與“救贖”之道[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2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苗永敏;拒絕妥協(xié)[D];蘇州大學;2010年
2 王敬慧;永遠的異鄉(xiāng)客[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3 蔡圣勤;孤島意識:帝國流散群知識分子的書寫狀況[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王旭峰;解放政治與后殖民文學[D];南開大學;2009年
5 周桂君;現(xiàn)代性語境下跨文化作家的創(chuàng)傷書寫[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蘭守亭;人的困境與拯救——庫切小說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唐曉云;用自己的聲音言說[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郎銀雪;敘事·認知·修辭[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2 馬姍姍;后殖民視角下《恥》中身份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趙紅香;[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1年
4 彭盛盛;南非轉型與庫切之“恥”[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楊海燕;《恥》的后殖民主題及其敘事策略解讀[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6 陳春霞;流散文學的文化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7 李庶;全球化視域下的流散寫作[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8 葉林峰;庫切小說人物的命運與救贖[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9 姜水娥;流散的他者[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帆;庫切小說中的“受難者”形象[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麗麗;一曲殖民主義的哀歌——評1999年布克獎獲獎小說《恥辱》[J];當代外國文學;200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毛顥;;探微文明社會的生命本能——庫切作品《恥》真義管窺[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年06期
2 王秀利;;對庫切小說《恥》的后現(xiàn)代主義解讀[J];宿州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3 愛默生;;必須承受的痛苦[J];跨世紀(時文博覽);2006年08期
4 楊銘t@;;“這個時代,這個國家”——論庫切小說《恥》的寓意[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6年11期
5 愛默生;;必須承受的痛苦[J];視野;2006年07期
6 辛華;;盧里的“尷尬”與南非社會歷史下的個人命運[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7 康慨;;不能承受的歷史與人生之重[J];中國新聞周刊;2007年38期
8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J];晚霞;2009年16期
9 韋爾納·迪奇·曲斯滕馬赫;洛塔爾·J·塞韋特;;你可以不那么累[J];花生文摘;2007年08期
10 ;米蘭·昆德拉經(jīng)典語錄[J];美文(下半月);2009年0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彭盛盛;南非轉型與庫切之“恥”[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馬姍姍;后殖民視角下《恥》中身份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4278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427860.html